指桑骂槐的拼音、解释、组词

指桑骂槐的简介:

zhǐ sāng mà huái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指著桑树骂槐树,比喻拐弯抹角地骂人。※语或本《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

2. ※《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俺娘都因为著了那边五娘一口气。他那边猫挝了哥儿手,生生的諕出风来。爹来家那等问著娘,只是不说。落后大娘说了,才把那猫来摔杀了。他还不承认,拏俺每煞气!八月里哥儿死了,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俺娘这屋里,分明听见,有个不恼的?左右背地里气,只是无眼泪!因此这样暗气暗恼,才致了这一场病。

3. 「指桑骂槐」中的「桑」指桑树,「槐」指槐树,明明是骂槐树,却指著桑树来骂,所以这句成语用来比喻拐弯抹角地骂人。如果要论究为何要用槐树和桑树来作比喻,也许是因为槐树向来作为官府的代表,如《周礼.秋官.朝士》说:「面三槐,三公位焉。」意思是说周代宫庭外植有三棵槐木,太师、太傅、太保等三公朝天子时,要面向三槐。宋代兵部侍郎王祐,曾经亲手种三槐于庭,自言子孙必有为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果然当上宰相,世称为「三槐王氏」。唐代李公佐在所撰的传奇〈南柯太守传〉中,说到淳于棼醉卧槐树下,梦至大槐安国,出仕南柯太守。梦醒后,始觉大槐安国原是槐树下的蚁穴。这里也是用「槐树」来代表官府。至于桑树,那就是民间常见的农作植物了,可以作为一般平民百姓的代表。指著桑树骂槐树,可解释为民众由于畏于威势,把对官府的不满一股脑儿向桑树来发泄吧!在《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中有一段写到李瓶儿因为儿子官哥儿被五娘潘金莲房里的猫吓著,结果病死了,因此伤心卧床不起。王姑子来探望她时,丫环如意儿趁机抱怨说这都是五娘养的猫惹的祸,五娘不但不认错,反而在李瓶儿儿子死后,每日在「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这里用的就是「指桑骂槐」的成语。「指桑骂槐」,有时亦作「指桑说槐」,例如《红楼梦.第一六回》写到了王熙凤向贾琏诉说贾府里管家奶奶的难缠。自己要做错了一点小事,这些人就要拿来当笑话;要是自己稍有偏心,这些人就会「指桑骂槐」的抱怨。因为王熙凤是主人家,所以这些下人要抱怨,也只好指著桑树骂槐树了。这句成语有更通俗的说法,例如「指猪骂狗」、「指著和尚骂秃子」等,都是一样的意思。

1. 指著桑树骂槐树,比喻拐弯抹角的骂人。【例】他在指桑骂槐,难道你听不出来吗?

1. 指著桑树骂槐树,比喻拐弯抹角的骂人。《红楼梦》第五九回:「那是我们编的,你老别指桑骂槐。」《官场现形记》第一三回:「只有文爷见了统领,听了隔壁闲话,知道统领是指桑骂槐,已经受了一肚皮的气。」也作「指鸡骂狗」、「指猪骂狗」、「指桑说槐」。

指桑骂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时并不直说某人,而是指着别的对象进行责骂或批评。这是一种隐晦、间接的表达方式,常常用于避免直接冲突或者在特定情境下不便直言场合。

详细解释

  • “指”:用手指着。
  • “桑”与“槐”:古代这两种树木常被栽植于道旁,作为行人的休息之地。这两个词在这里并不是具体指代某种树木,而是泛指一些东西或人。
  • “骂”:责骂、斥责。
  • “槐”:同上。

综上所述,“指桑骂槐”的意思是通过指着某物(实际上是指别人),借以骂某人或其他事物。这种说话方式可以起到避免直接冲突的目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引起误解或猜疑,不是一种礼貌和直率的表达方式。

造句

  1. 老师在班会上指桑骂槐地批评了几个不专心的学生。
  2. 李经理开会时总是喜欢指桑骂槐地抱怨员工的工作态度。
  3. 小王在同事面前指桑骂槐,最后还是被领导找到了背后说人坏话的证据。
  4. 他在台上指桑骂槐,结果被对方当场指出他的无理取闹。
  5. 老张总喜欢指桑骂槐地评论别人的工作,这让同事们很反感。

这些例子展示了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指桑骂槐”这一成语的情形。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分词解释

zhǐ

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着。~画。~南针。~手画脚。4 点明,告知:~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5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sāng

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2 姓。

1 用粗野或带恶意的话侮辱人:~人。~街。~名。咒~。辱~。2 斥责:他父亲~他没出息。

huái

1 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家具。花蕾可做黄色染料:~火(用槐木取火)。~序。~楝(a.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b.指听讼的处所。均亦称“棘槐”)。~鼎(喻三公)。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