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拘一格的简介:

bù jū yī gé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或标准。镜花缘˙第六十八回:妹子要画个长安送别图,大家或赠诗赠赋,不拘一格,姐姐可肯留点笔墨传到数万里外?

1. 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或标准。《镜花缘》第六八回:「妹子要画个长安送别图,大家或赠诗赠赋,不拘一格,姐姐可肯留点笔墨传到数万里外?」

词语解释

不拘一格”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原文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里,“不拘一格”的意思是不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形容在选拔人才、对待事物或者处理问题时,要敢于突破常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

这个成语经常用来比喻在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中提倡创新精神;也可以表示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不应局限于固定的标准或模式。它鼓励人们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不被传统观念束缚,以更加多元化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造句

  1.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不拘一格”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是非常重要的。

  2. 创新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找到不同寻常的解决办法,就像“不拘一格”的人才更能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

  3. 他主张音乐创作应该追求自由和个性表达,所以他一贯“不拘一格”地创作各种风格的作品。

  4. 在这家企业中,“不拘一格”地选拔员工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使得公司充满了活力与创新精神。

  5.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公司决定采用“不拘一格”的方法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

这些造句展示了“不拘一格”这个成语的广泛适用性以及它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灵活运用方式。

分词解释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jū,gōu

1 逮捕或扣押:~捕。~系。~留。~拿。~囚。~禁。~押。2 限,限制:~束。~谨。不~小节。3 固执,不变通:~泥。~礼。~迂。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