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鼎鼐的拼音、解释、组词
调和鼎鼐的简介:
tiáo hé dǐng nài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鼎、鼐,古代烹调器。调和鼎鼐指处理国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调味。多用以指宰相的职责。宋˙欧阳修˙又回富相公谢书:三接之际,群心以安。出纳枢机,虽为于要任,调和鼎鼐,当正于鸿钧。始塞舆谈,实非私论。明˙徐元˙八义记˙第十三出:赵盾身为正卿,调和鼎鼐,燮理阴阳。亦作鼎鼐调和。
1. 鼎、鼐,古代烹调器。调和鼎鼐指处理国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调味。多用以指宰相的职责。宋.欧阳修〈又回富相公谢书〉:「三接之际,群心以安。出纳枢机,虽为于要任,调和鼎鼐,当正于鸿钧。始塞舆谈,实非私论。」明.徐元《八义记》第一三出:「赵盾身为正卿,调和鼎鼐,燮理阴阳。」也作「鼎鼐调和」。
词语详解
调和鼎鼐
-
释义: "调和鼎鼐"是一个成语,其中“调和”指的是调节、配合,“鼎鼐”指的是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锅。因此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对国家政策或社会事务进行协调与统一管理。
-
出处: 这个词语源自《礼记·内则》:“调和鼎鼐,以时服食。”
-
用法: 通常用于描述在处理复杂问题、协调多方利益、制定政策措施等方面表现出的智慧和能力。它强调了和谐共处、平衡各方利益的重要性。
造句
- 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只有通过调和鼎鼐的方式才能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 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我们应以调和鼎鼐的精神为指导,促进各国的和平与友好关系。
- 企业领导者需要具备调和鼎鼐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平衡,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
- 教育管理者应当采用调和鼎鼐的方式,确保各个年级之间的教学计划协调一致。
- 环保组织在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时,应运用调和鼎鼐的方法,使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分词解释
调
tiáo,diào,zhōu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5 调理使康复:~养。~摄。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
和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 姓。
鼎
dǐng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2 锅:~罐。~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5 大:~族。~臣。~力支持。6 正当,正在:~盛(shè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