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孝的拼音、解释、组词
节孝的简介:
jié xiào
1.贞节和孝顺。
1.贞节和孝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有节操、有孝行的人。《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明日要到王父母那里领先婶母举节孝的坊牌子,顺便交个钱粮。」
《节孝》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主要指的是女性在面对家庭或社会要求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美德。这里的“节”可以理解为保持贞洁和自我约束,“孝”则是指对长辈的尊敬与奉养。它强调的是女性应当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维护纯洁,同时也要遵守礼仪规范,敬重父母并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 解释:
- 节:指节操或贞节,意味着保持个人品行的高洁和对情感的约束。
-
孝:指的是孝顺,是对长辈的一种尊敬与奉养。在古代社会,“孝”被视为维系家庭和社会秩序的重要道德规范之一。
-
造句:
-
在中国传统中,节孝不仅是妇女个人品德的表现,也是整个家族荣誉的象征。
-
她的一生践行了“节孝”的美德,成为了乡里传颂的好榜样。
-
这种传统观念虽然在现代社会有所淡化,但关于维护家庭和尊重长辈的原则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
虽然时代已经变化,但在某些特定文化背景下,“节孝”依然是衡量女性道德标准的一个重要维度。
-
在古代社会中,“女德”中的“节孝”观念对塑造女性形象有着深远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节孝”的概念也在不断地被重新审视和解释。在现代社会,它更多地被解读为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并强调了情感自由和个人发展的价值。
分词解释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孝
xiào
1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2 居丧的事:守~。吊~。3 丧服:戴~。~衣。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