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厉内荏的拼音、解释、组词

色厉内荏的简介:

sè lì nèi rěn
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荏,怯懦。「色厉内荏」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语出《论语.阳货》。△「外强中干」、「穿窬之盗」

2. 《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2>也与!」 〔注解〕 (1) 荏:音ㄖㄣˇ,柔弱、怯懦。 (2) 穿窬之盗:超越围墙进入人家窃取财物的盗贼。窬,音ㄩˊ,通「逾」,逾越。见「穿窬之盗」。

3. 《论语.阳货》篇载:孔子说:「有些人外表非常严厉,内心却十分怯懦,若拿小人来作比喻,就像是翻墙挖壁进入别人家里的盗贼。」透过这段文字,我们大概可以测知,在孔子眼中,「色厉内荏」者,指的是表里不一的人。这样的人在人前伪装成严峻守义之士,窃取别人的尊敬,但内心唯恐被人识破,令人不齿,和盗贼在人前装作光明正大,但心里就怕被人拆穿一样。后来「色厉内荏」被用来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

1. 外表刚强严厉而内心软弱。语本《论语.阳货》。【例】他外表虽然严肃,其实是色厉内荏,没什么好怕的。

1. 语本《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外表刚强严厉而内心软弱。汉.王充《论衡.非韩》:「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作为操止,像类贤行。」

《色厉内荏》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外表强硬或严厉而实际上却内心虚弱、不敢做坚决行动的人。"色"指外表、态度;"厉"指严厉或严峻的样子;"内荏"则是内心软弱的意思。

详细解释:

  • :外貌、外表。
  • :严肃,严厉;厉害,凶狠。
  • 内荏:内在虚弱。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那些虽然在言行上显得强硬或威严,但实际上却缺乏力量和决心的人。这类人往往因为内心的脆弱而不敢做出坚决的行动或面对困难与挑战。

造句:

  1. 小张平时总是说话大声,态度严厉,但其实他内心非常胆小,做起事来色厉内荏。
  2. 老板表面上对员工要求极高,但实际上对下属并不真心信任,这真是个典型的色厉内荏的人物。
  3. 在团队会议中,虽然李经理的批评声很响亮,但他提出的方案却没有实质性的改进措施,真可谓色厉内荏。
  4. 对待学习,他总是说要勤奋刻苦,实际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言行不一、色厉内荏的态度实在让人失望。
  5. 尽管他在公开场合表现得很勇敢,但私下里面对困难时常常退缩,因此大家都不太相信他的能力,认为他是典型的“色厉内荏”。

分词解释

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4 种类:各~用品。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6 妇女美貌:姿~。~艺。7 情欲:~情。好(hào)~。

1 严格:~禁(➊列队警戒;➋严厉的禁令)。~行(xíng )节约。2 严肃:严~。声色俱~。3 凶猛:~害。雷~风行。色~内荏。4 磨,使锋利:~兵秣马。再接再~。5 古同“ 疠 ”、“癞”,恶疮。6 姓。

nèi,nà

1 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 )。~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3 亲近:~君子而外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