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鸡的拼音、解释、组词

荒鸡的简介:

huāng jī
1.指三更前啼叫的鸡。旧以其鸣为恶声,主不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称晚上三更以前啼叫的鸡。并传说半夜鸡啼是战争的征兆。《晋书.卷六二.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词语解释

荒鸡”这个词语主要来源于古代文学,通常用来形容夜半时分突然响起的鸡鸣声。它具有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色彩,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作描绘深夜宁静或孤独氛围的手法。这里的“荒”,往往含有寂寞、偏僻之意。

  1. 荒鸡初唱:形容黎明前鸡啼的声音,常用来表示时间之早。
  2. 荒鸡三号:描述夜半时分的鸡鸣声,用来强调夜晚之深和寂静。

造句

  1. 静谧的深夜里传来一声荒鸡长啼,仿佛是大自然最孤独的守夜者在歌唱。
  2. 古人常常借荒鸡的啼叫来感叹世事无常、时光飞逝。“荒鸡三号”正是这样一种意境的表达。
  3. 作者在描绘夜晚景色时写道:“月黑风高,荒鸡初唱,万籁俱寂。”以此营造出深夜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4. 独自一人漫步于深山老林之中,耳边只听见“荒鸡三号”的声音回荡,心中顿生几分孤寂之感。
  5. 荒鸡的啼鸣仿佛是夜的使者,告诉世人昼夜更替、时光流转的不息规律。

这些句子旨在通过“荒鸡”这一意象来增添文本的情感色彩和生动性。在不同的语境中,“荒鸡”的使用可以传达出孤独、凄凉或宁静等不同的情绪。

分词解释

huāng

1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年。灾~。防~。备~。2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芜。~地。开~。3 废弃:~废。~疏。~置。业精于勤,~于嬉。4 冷落偏僻:~村。~郊。~落(luò)(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颓。5 严重缺乏,不够用:煤~。6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信。~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7 放纵,迷乱:~淫。~腆(沉湎于酒)。8 远,边远的地方:~远。~遐。八~。9 扩大:“天作高山大王~之”。10 包有:“奄有龟蒙,遂~大东,至于海邦”。11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子(毛坯)。

1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公~。母~。~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