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的拼音、解释、组词
敖包的简介:
áo bāo
1. 原是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堆子,用石、土、草等堆积而成。旧时夏秋两季曾把敖包当做神灵的住地来祭祀,尤以秋季最为隆重。也作“鄂博”。
1. 原是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堆子,用石、土、草等堆积而成。旧时夏秋两季曾把敖包当做神灵的住地来祭祀,尤以秋季最为隆重。也作“鄂博”。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蒙古民族以石头、泥土、草堆成堆子,当作路标或地界。也作「鄂博」。
《敖包》是蒙古族的一种传统祭祀活动和自然崇拜仪式,也指进行这种祭拜活动时所设立的标志物。具体解释如下:
敖包:在蒙古语中,“敖”意为堆子或山丘;“包”则意为石头、石堆或墓地。所以,敖包可以理解为一种以石头堆砌而成的祭祀塔或纪念碑。它通常被设在草原的高地上,由牧民们用大量的石块垒成,并在其上插上五色经幡或者白布条作为装饰和标识。敖包不仅是蒙古族人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表达对大自然崇敬之情、祈求风调雨顺和幸福安康的传统方式。
造句:
- 在草原的深处,矗立着一座古老的敖包,它见证了无数个春夏秋冬的故事。
- 每到牧民聚会的日子,大家都会前往最近的敖包进行祭拜仪式。
- 敖包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今年夏天,我们全家决定去内蒙古旅游,体验了当地传统的敖包祭祀活动。
- 每当夕阳西下时分,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那些静静矗立着的敖包显得更加神秘而庄严。
通过这些造句,你可以看到“敖包”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或文化名词,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是蒙古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分词解释
包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