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层的拼音、解释、组词

平流层的简介:

píng liú céng
从对流层顶至离地约50千米高度的大气层。层内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层内大气盛行水平运动,对流十分微弱,因而大气较为稳定,加上水汽和尘埃含量稀少,故天气现象少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大气圈垂直分层之一,下限为对流层顶,上限为离地约五十公里高度的平流层顶,层内空气主要为水平运动,故称为「平流层」。平流层又分为下平流层和上平流层。下平流层早年被称为「同温层」,利于飞行;上平流层由于集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能量(臭氧随高度浓度减少),而使气温随高度而缓慢增加。

平流层》是气象学和地球科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大气中的一层。它位于对流层之上,从大约10到50公里的高度延伸(这一范围根据地理位置、季节等因素有所变化)。平流层的显著特点是空气基本上是静止不动的,并且随着高度增加温度逐渐上升,这与对流层中相反。

在气象学上,平流层中的空气流动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即风。这种稳定的气流环境对于高空飞行非常重要,因为飞机可以在这一层里遇到较少的湍流。此外,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内部,它能够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生物提供重要的保护。

以下是五个使用“平流层”的造句:

  1. 为了保证高海拔地区的通讯质量,信号塔需要建立在大气较为稳定的平流层中。
  2. 平流层中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是影响高空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变化来预测未来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
  4. 飞机通常会选择在大气较为平稳的平流层进行长途飞行,以减少颠簸带来的不适感。
  5. 平流层中,由于温度增加,空气密度减小,这使得气球在这里更容易上升。

分词解释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liú

1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3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5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6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8 品类,等级:~辈。~派。9 指不正派:二~子。

céng

1 重(chóng):~云。~峰。~浪。~叠。2 重复地:~出不穷。3 级:~次。阶~。上~。4 量词(a.用于重叠、积累的东西,如“五~楼”;b.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如“还有一~顾虑”;c.用于可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如“一~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