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的拼音、解释、组词

师父的简介:

shī fù/fǔ
1.古时老师的通称。 2.对有技艺者的尊称。 3.对出家人的尊称。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老师,称传授学术、技艺的人。【例】学成开业多年,他始终记得师父的栽培。

2. 对僧尼、道士的敬称。【例】这庙里的师父一向和善待人,和附近的居民相处也很融洽。

3. 称有专门技艺的人。【例】木匠师父、雕刻师父

1. 老师的通称。《水浒传》第七三回:「师父可救弟子则个!」《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把这刀和拳细细指教他,他就拜了郭孝子做师父。」

2. 对僧尼、道士的敬称。《平妖传》第一三回:「老身有句私房话儿,叫两位师父权且闪开!」《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柳翠被月明师父连喝三遍,再不敢开言,慌忙起身。」

3. 称有专门技艺的人。如:「木匠师父」、「拳术师父」。《儒林外史》第二五回:「这是五十两定银,鲍师父,你且收了,其余的,领班子过去再付。」

《师父》详解

释义: “师父”是汉语词汇,指教徒或门徒对传授知识、技艺的人的尊称。通常用于指代武术教练、宗教导师或者任何给予指导和教导的人。

发音: páishī

词性: 名词

近义词: 师傅、老师

用法说明: “师父”在日常交流中较为常见,一般用来表示尊敬之情。它既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女性(有时使用“师太”这一称呼)。

造句:

  1. 武术比赛上,小明拜李师傅为师,决心继承传统武术的精神。
  2. 他每天都在师父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剑术训练。
  3. 作为一名新来的徒弟,我需要多向师父请教,学习更多知识。
  4. 在寺庙里,很多年轻僧侣把德高望重的老和尚称为‘师父’。
  5. 张师傅不仅技术精湛,而且对徒弟的教导也非常细致耐心。

这些造句涵盖了“师父”一词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武术、宗教等领域的指导者和教育者。

分词解释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

fù,fǔ

1 爸爸,母亲的丈夫:~母。~辈。~子。~兄。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