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字的拼音、解释、组词

押字的简介:

yā zì
1.犹今言签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签名。宋.范成大〈坐啸斋书怀〉诗:「眼目昏缘多押字,胸襟俗为少吟诗。」《三国演义》第五四回:「玄德亲笔写成文书一纸,押了字。」

押字》详细解释

"押字"一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不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术语或日常用语出现。不过,根据其字面含义以及可能的应用场景,“押字”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 押韵:在诗歌、歌词等文学创作中,为了使文字更加和谐悦耳,有时会在特定位置使用与前一句或词句相对应的词汇来押韵。“押字”在这里指的是选择与前文某个词语音节相近或者相同的词语作为结尾。

  2. 书写签名:在正式文件或合同上签署名字时,称为“押字”。这里的“押字”是指签署的行为。

  3. 文字审查:在古代,官府或机构对文书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可能会要求将某些特定的字词标注出来以供审查。“押字”在这里指的是这种标记行为。

  4. 押韵脚注: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为了保持整篇文字的和谐美感,在某些段落末尾加上与前文相对应的文字作为解释或补充,也可以称为“押字”。

造句

  1. 在一首古风诗歌中,“花开花谢,春去秋来;心之所向,押字。”这里指的是在诗句末尾使用了与前面内容押韵的词汇。

  2. “签署完合同后,请您在此处签名并押字确认。”这句话中的“押字”是指正式签订文件时需要签上自己的名字以表明同意。

  3. 古代文人墨客常用“押字”来修饰诗篇,使其更加优美动听。“他一挥而就,一首七言绝句便在宣纸上呈现出来,‘风拂柳絮落纷纷,押字成韵意绵绵。’”

  4. 在一份重要文件上,双方代表进行了正式的签字盖章仪式,并要求对方进行“押字”以确认合同条款无误。

  5. 为了确保古籍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整理出版时会特别标注出需要进一步考证或修订的地方,“我们将在本书中对这类文字错误进行‘押字’,希望读者们指正。”

请注意,“押字”一词并非固定的专业术语,上述解释及造句是基于“押字”的可能含义进行的推测。实际使用中,具体含义可能会根据上下文有所不同。

分词解释

1 在文书、契约上签名或画记号:画~。签~。2 把财物交给人作保证:~租。~金。~当(dàng)。典~。3 拘留:看(kān )~。拘~。~禁。4 跟随看管:~送。~运。5 同“压”,用于“押宝”、“押队”、“押韵”。6 姓。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3 书法的作品:~画。~幅。4 字的音:~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6 合同,契约:~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8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