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如弁髦的拼音、解释、组词

弃如弁髦的简介:

qì rú biàn máo
弁:黑布冠;髦:垂发。古时贵族子弟行加冠礼,先用黑布冠把垂发束好,三次加冠后就丢弃不用了。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无用的东西。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弁,黑布冠。髦,孩童的垂发。弃如弁髦指古代男子行成年加冠之礼,先以黑布冠将垂发束好,盘于头上,三次加冠后,便丢弃不用。见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句下杜预˙注。后用以比喻毫不吝惜的丢弃无用之物。

1. 弁,黑布冠。髦,孩童的垂发。弃如弁髦指古代男子行成年加冠之礼,先以黑布冠将垂发束好,盘于头上,三次加冠后,便丢弃不用。见《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句下晋.杜预.注。后用以比喻毫不吝惜的丢弃无用之物。

词语“弃如弁髦”是一个成语,出自先秦时期,主要用来形容对于珍贵之物或者事物的态度极其轻视、随意抛弃。这里的“弁髦”指的是古代贵族佩戴的一种装饰品,通常是指用丝线编成的头饰。

解释

  • (biàn):古时的一种帽子。
  • (máo):兽尾或丝线编成的装饰物。
  • “弃如弁髦”的意思是指将珍贵的东西像抛弃弁髦那样轻易地丢掉,比喻对极其宝贵的事物毫不珍惜。

造句

  1. 这份珍贵的家族手稿被他当做废纸一样随便扔掉了,真可谓弃如弁髦。
  2. 在当今这个时代,有些人对待知识的态度就像是将宝贵的首饰当成了普通的废铁一样弃之不顾,真是令人惋惜。
  3. 尽管这部小说的价值难以估量,但他却将其当作了一般的印刷品随意丢弃,真可说是弃如弁髦。
  4. 一些人对待友情的态度就像是抛弃弁髦一般轻率,这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5.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里,有些人心中的精神财富却被忽视,就像被抛得毫无价值的弁髦一样,这种态度值得我们深思。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具体地理解“弃如弁髦”这一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您更好地掌握并使用这一个成语。

分词解释

1 舍去,扔掉:抛~。遗~。~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养(父母死亡的婉辞)。~置不顾。~瑕录用。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biàn

1 古代的一种帽子:~髦(①古代贵族子弟行加冠礼时用弁束住头发,礼成后把弁去掉不用,后喻没用的东西;②喻轻视)。2 〔~言〕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3 旧时称低级武官:马~。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