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的拼音、解释、组词

引用的简介:

yǐn yòng
1.引荐任用。 2.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词作为根据。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言论及文章中援用古书典故、名人格言以及俗语等的修辞法。用以加强言论的说服力。如罗家伦〈运动家的风度〉文中「有风度的运动家,要有服输的精神。『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运动家正是这种君子。」引用「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来加强「服输的精神」的论点。

1. 任用。《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话说宋朝失政,国丧家亡,祸根起于王安石引用婿蔡卞及姻党蔡京在朝,陷害忠良。」

2. 言论及文章中援用古书典故、名人格言以及俗语等等,称为「引用」。是一种诉之于权威或诉之于大众的修辞法。

词语解释

引用:在文章、报告或其他文本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他人的观点、论述或数据。这一行为通常包含出处说明,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来源清晰度。

  • 引用:原封不动地重复另一段文字或言论,并在文中使用引号标记。
  • 引用:重述他人的话而不逐字使用其原文,而是传达出相同的意思和观点。
  • 出处标注:通常包括作者、作品名称、出版信息(如日期、卷期)等,用于指明信息来源。

造句

  1. 在撰写论文时,引用相关的研究资料可以增强论点的权威性。
  2. 为了证明你的说法,你可以直接引用《新华词典》中的定义。
  3. 撰写一篇评论文章前,请确保正确地引用了相关作者的观点和著作。
  4. 我们在报告中引用多个案例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5. 在学术写作时,正确的引用方式不仅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研究的负责任态度。

分词解释

yǐn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4 退却:~退。~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yòng

1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心。~兵。~武。2 可供使用的:~品。~具。3 进饭食的婉辞:~饭。4 花费的钱财:费~。~项。~资。5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6 需要(多为否定):不~多说。7 因此:~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