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方正的拼音、解释、组词

孝廉方正的简介:

xiào lián fāng zhèng
1.清代特诏举行的制科之一。自雍正时起,新帝嗣位,诏直省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赐六品章服,备召用。乾隆以后,定荐举后送吏部考察,授以知县等官及教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清代荐拔人才科目之一。由地方官特别推荐保举,送礼部考试后任用。孝廉为原有之科目,其与「贤良方正」中之「方正」结合而名之。

《孝廉方正》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也被称为察举制的一部分。在东汉时期最为盛行,这一制度主要通过地方官对百姓进行考察,推荐品行端正、孝顺长辈的人才作为官吏候选人。

详细解释:

  • :指的是对父母或长辈的孝敬和尊敬。
  • :指的是清正廉洁、不贪污受贿。
  • 方正:指的是为人正直、有原则,行为举止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因此,“孝廉方正”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既孝顺又廉洁,同时也非常正直的人。这种选拔方式强调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并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能够为国家服务的优秀人才。

造句:

  1. 由于他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孝廉方正。
  2. 在这次地方官员推荐中,张明以孝廉方正的表现被广泛认可。
  3. 她不仅聪明能干,而且为人诚实守信,是真正的“孝廉方正”。
  4. 李老师一直倡导“孝廉方正”的理念,在他看来这是做人的根本。
  5. 孔子曾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与孝廉方正所推崇的价值观不谋而合。

这些句子展示了在不同的情境下,“孝廉方正”这个词的运用和意义。

分词解释

xiào

1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2 居丧的事:守~。吊~。3 丧服:戴~。~衣。4 姓。

lián

1 堂屋的侧边:~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2 不贪污:~洁。~正。~明。3 便(pián )宜,价钱低:物美价~。4 察考,访查:“且~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5 姓。

fāng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3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4 一边或一面:~向。~面。5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7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9 违背:~命。10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11 才,刚刚:~才。如梦~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