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不可当的拼音、解释、组词

锐不可当的简介:

ruì bù kě dāng
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锐不可当」的「锐」,典源作「锋」。形容气势威猛,所向无敌。※语或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势不可当」、「势如破竹」

2.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李左车1>说成安君2>曰:「闻汉将韩信3>涉西河4>,虏魏王5>,禽6>夏说7>,新喋血8>阏与,今乃辅以张耳9>,议欲下赵10>,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11>,樵苏后爨,师不宿饱12>。今井陉13>之道,车不得方轨14>,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15>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闲道16>绝其辎重17>;足下深沟高垒18>,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注解〕 (1) 广武君李左车:汉初名士,生卒年不详。 (2) 成安君:陈余,秦大梁人,生卒年不详。好儒术,与张耳为刎颈交。陈胜起兵,陈余与张耳立武臣为赵王,赵王以陈余为大将军。后来张耳降汉,与韩信破陈余于井陉,余被斩于泜水上。 (3) 韩信:?∼西元前196,西汉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汉高祖伐魏、击赵、降燕、破齐,封为齐王,后徙封楚王。高祖荧欋背叛,伪作云梦之会,擒置咸阳,降封淮阴侯,终为吕后所杀。 (4) 西河:地名。地约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一带。位于黄河之西,故称为「西河」。 (5) 魏王:魏豹,生卒年不详。陈胜起兵后,豹往投靠,攻下魏地二十余城而立为魏王。后被韩信所虏,为汉效力坚守荥阳,被周苛所杀。 (6) 禽:通「擒」,捕捉。 (7) 夏说:秦末汉初人,生卒年不详。曾奉陈余命令,说服齐王共同攻击常山王张耳。 (8) 喋血:杀人众多,踏血而行。喋,ㄉ|ㄝˊ,通「蹀」,践踏。 (9) 张耳:西汉大梁人,生卒年不详。与陈余为刎颈交,后与陈余发生嫌隙,降汉,与韩信破赵,封为赵王,卒谥景。 (10) 下赵:攻取赵地。下,攻取。赵,地名,约为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带。。 (11)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把粮草送给千里之外的士兵,士兵仍无法立刻得到饱足。形容运补线太长,则军士无法温饱。 (12) 樵苏后爨,师不宿饱:等采够了材薪再来炊煮食物,军队无法充分吃饱与休息。樵,采薪。苏,取草。爨,音ㄘㄨㄢˋ,以火烧煮食物。 (13) 井陉:即井陉关,约位在并州石艾县东十八里,即井陉口。 (14) 方轨:二车并行。方,并。 (15) 足下:古时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16) 闲道:捷近的小路。闲,通「间」,音ㄐ|ㄢˋ。 (17) 绝其辎重:阻断其后援。辎重,军事上对作战部队提供后勤补给、后送、保养等勤务支援的必要人员、装备与车辆。 (18) 深沟高垒:挖深壕沟,筑高垒壁。比喻防御坚固,易守难攻。

3. 「锐不可当」原作「锋不可当」,可能是出自于《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秦末,刘邦手下大将韩信首先击灭魏王豹,平定魏地,又活捉代国相国夏说,乘胜领兵越过太行山,对赵国发动攻击。赵王与主帅陈余闻讯,立即于井陉口集结大军防守。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其西是一条几十公里的狭窄驿道,不利于庞大部队的行动。赵军只要能事先守住陉口,便可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处于优势;反观韩信千里行军,军队体力疲乏,居于劣势。赵军有一名谋士李左军向陈余分析情势,认为韩信在短时间屡建奇功,乘胜进攻赵国,士气旺盛,锋锐难以抵挡,赵军应先避开汉军的锋芒,不宜正面交战。而汉军千里行军,粮草输送若是有所迟延,将是其最大的弱点。由于井陉口道路狭隘,车马不能并行,因此补给的辎重车辆必定落于大军之后。因此,李左车向陈余建议,由他带领三万人马从小径奇袭汉军补给部队,断其粮道,这样韩信必被赵军打败。但是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最后终被韩信用计所败,斩于泜水之上。「锐不可当」这个成语,或许就从这里的「其锋不可当」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无法阻挡的威猛气势。出现「锐不可当」的书证如《宋史.卷三二六.侍其曙列传》:「契丹主曰:『其锋锐不可当。』遂引众去。」

1. 气势威猛,不可抵挡。【例】革命军的攻势锐不可当,全国各地的志士纷纷响应。

1. 气势威猛,不可抵挡。《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明日潞兵结了方阵前来,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锐不可当。」也作「锐未可当」。

《锐不可当》是一个成语,其字面意思为形容事物像尖锐的东西那样无法阻挡。它更常用于形容军队、武器或论点的锋利和威力强大到无可抵挡的程度。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具有极大的攻击性或力量的事物。

详细解释:

  • 释义:锐不可当的意思是形容某事物(比如刀剑)非常尖锐,没有东西能阻挡它前进。
  • 引申意义:比喻某些人、事、理、论点等异常激烈,无法抵挡。常用来形容军队的进攻势如破竹,或是某种观点或趋势极其强大和迅速。
  • 用法:一般用于书面语体中,多为褒义词,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作贬义使用。

造句:

  1.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敌军锐不可当地向我方阵地进攻,给我们的防御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 这篇论文的论点非常清晰、有力且锐不可当,使读者不得不对作者的观点深思熟虑。
  3. 警察在追捕逃犯时表现得十分英勇,他们锐不可当地冲到了罪犯面前,最终将对方制服。
  4. 尽管遇到种种困难,但这位企业家锐不可当地推动着公司向前发展,其影响力超出了预期。
  5. 在辩论赛中,他的发言如利刃一般锐不可当,直接击中了对手的弱点。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锐不可当”这个成语。

分词解释

ruì

1 锋利,尖,与“钝”相对:~利。~不可当。2 感觉灵敏:敏~。3 勇往直前的气势:~意进取。养精蓄~。4 精良:精~。5 骤,急剧:~减,~增。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

dāng,dàng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