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的拼音、解释、组词

黑热病的简介:

hēi rè bìng
寄生虫病,病原体是黑热病原虫(旧称利什曼原虫),由白蛉传染。症状是发烧,鼻和牙龈出血,肝、脾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病名。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一种以白蛉为媒介的寄生传染病,其致病原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症状为发烧,肝脾肿大,贫血,身体消瘦,腹部膨胀,皮肤呈现暗褐色,鼻和牙龈出血,白血球减少。

黑热病》的详细解释

黑热病(Kala-azar)

黑热病,又称为内脏利什曼病或杜希病,是一种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疾病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给人类和动物。感染后,病原体在宿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繁殖,并引发慢性发热、脾肿大及贫血等病症。

传播方式

  • 媒介:主要是通过白蛉(Phlebotomus 和 Lutzomyia 等属)叮咬传播。
  • 感染源:利什曼原虫,分为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是杜希内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

临床症状

  1. 发热:长期反复的高热是早期的主要症状之一。
  2. 脾肿大:受感染部位会出现明显的脾肿大。
  3. 肝肿大:部分患者伴有肝脏异常增大。
  4. 贫血:由于红细胞受损,导致血液中红细胞减少。
  5. 体重下降和全身不适感。

治疗

黑热病治疗主要依赖抗利什曼药物。常用的有: - 喹诺酮类(例如米替福辛) - 抗疟药(如伯氨喹)

造句

  1. 医生诊断患者患有黑热病,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2. 为了控制黑热病的传播,卫生部门正在加紧推广白蛉防治知识和使用蚊帐。
  3. 该地区的公共卫生设施正致力于提高居民对黑热病的认识,以减少感染风险。
  4. 科研人员正在研发新的疫苗来预防黑热病的发生。
  5. 由于缺乏医疗资源,许多贫困地区的民众难以获得黑热病的治疗服务。

这些句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黑热病”的定义和影响,并且展示了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分词解释

hēi

1 像墨和煤那样的颜色,与“白”相对:~白。2 暗,光线不足:~暗。~夜。3 隐蔽的,非法的:~枪。~市。~社会。4 恶毒:~心。5 姓。

1 温度高,感觉温度高,与“冷”相对:~水。~带。灼~。~度。水深火~(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2 身体发烧:~症。3 使温度升高:~敷。4 情意深:~心。~情。~忱。~切。~血。~爱。5 旺、盛:~闹。~潮。~火朝天。6 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中。7 受很多人普遍欢迎、关注的:~销。~门儿。8 物理学上指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发出的一种能:~能。~力学(研究热能和别种能相互转化的科学)。9 放射性强:~核武器。

bìng

1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症。~例。~痛。~情。~源。~愈。~变。~危。~逝。~榻。~残。2 缺点,错误:语~。通~。弊~。3 损害,祸害:祸国~民。4 不满,责备:诟~。5 烦躁,担忧:“郑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