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吻的拼音、解释、组词

钩吻的简介:

gōu wěn
又称“断肠草”。马钱科。常绿灌木。缠绕茎,叶卵形。夏季开黄花。蒴果卵形,种子有翅。亚洲特产。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印度、缅甸、泰国、越南等国也有。根、茎、叶有剧毒,可作杀虫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胡蔓藤科胡蔓藤属,常绿绕缠灌木。产于大陆地区云南、广东、福建一带,印度亦有生产。平滑无毛,树皮栓质。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淡黄色,萼呈卵形,花冠为漏斗状,内面有斑点。蒴果膨大,内含种子。根及叶含剧毒,可治神经痛、气喘、百日咳。也称为「胡蔓藤」、「胡蔓草」、「相思草」、「野葛」。

2. 形状钩曲的鸟嘴,如鹰、鹫等的嘴。

《钩吻》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植物的一种:钩吻(学名:Triadica sessilifolia),又称为大叶相思、吊黄花等,是一种有毒的灌木或小乔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钩吻”一词也出现在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传说中,与一个著名的古籍故事相关联。

钩吻(植物):

释义: - 分类地位: 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目、大戟科、钩吻属 - 毒性: 全株有毒,主要毒素为钩吻生物碱。 - 分布与用途: 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因其含有毒素不宜作为药用或食用。

造句(植物含义):

  1. 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研究,以寻找钩吻中可能存在的医学价值。
  2. 在野外探险时,务必警惕钩吻这种毒物的存在,以免误食而中毒。
  3. 林场工人在清理林地时,需要特别小心钩吻等有毒植物的处理方式。
  4. 农业科研人员正在探索如何有效利用或控制生长于农田边界的钩吻。
  5. 尽管钩吻有毒性,但一些地区的人们仍然使用其枝叶来驱虫。

钩吻(典故含义):

在古代神话故事中,“钩吻”特指《搜神记》中的《钩吻》篇。这篇故事讲述的是关于一个名为勾陈的仙人与人间凡人的故事,其中涉及到的“钩吻”是指一种特殊的法器或道具。

造句(典故含义):

  1. 这个民间传说中提到的“钩吻”,其实是古代的一种魔法武器。
  2. 在阅读古典文学时,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关于“钩吻”的有趣故事。
  3. 古代文人常常会在诗词歌赋中提及“钩吻”这一神奇之物。
  4. 《钩吻》篇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5. 故事中的主人公利用了“钩吻”,从而实现了一系列奇幻的冒险。

请注意,在具体使用词语时需要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含义。

分词解释

gōu

1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2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3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4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5 研究,探寻:~玄。~沉。~校(jiào )。6 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7 同“勾”。8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9 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10 镰刀。11 古代称圆规。

wěn

1 嘴唇:~合(意见、看法完全相同)。2 用嘴唇接触表喜爱、亲热:接~。~别。3 动物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