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锣的拼音、解释、组词

鸣锣的简介:

míng luó
1.敲打铜锣。常用以警众﹑聚众。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敲锣。【例】鸣锣开道、鸣锣敲鼓

1. 敲锣。《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今夜初更时分,城上鸣锣为号,便可进兵。」《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回子心里不伏,一时聚数百人,鸣锣罢市,闹到县前来。」

《鸣锣》一词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指的是在重要场合或活动中敲击锣来发出声音。锣是一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应用背景。它常用于仪式、庆典、戏剧表演等场景,起到吸引注意力、宣告开始或结束等功能。

详细解释: - 鸣锣报到:指在规定的时间内,人们通过敲锣来报告自己的到达情况。 - 鸣锣开市/敲钟开盘:这是股市开盘时的仪式之一,通常用锣声或钟声来正式宣布市场开始交易。 - 鸣锣收场:用来结束活动或演出,象征性地将整个过程正式划上句号。

造句示例:

  1. 开幕式那天,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鸣锣》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舞台中央。
  2. 为了庆祝公司成立十周年,领导决定在会议开始时由员工代表鸣锣开市,增加仪式感。
  3. 在古代戏曲中,一出戏开演前先要鸣锣数下以吸引观众的注意,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
  4. 每逢新年的第一天,社区会举行敲锣庆祝活动,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
  5. 交易结束时,工作人员按照惯例进行了一次鸣锣收场,标志着一天繁忙工作的圆满结束。

分词解释

míng

1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4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luó

一种乐器,铜制,像盘,用槌子敲打出来:~鼓经(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鼓喧天。紧~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