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鳞半爪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鳞半爪的简介:
yī lín bàn zhǎo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清˙叶廷琯˙鸥波渔话˙卷五˙莪洲公诗:余遍为搜罗,仅得诗三帙,丛残不具首尾,于诸集殆不过一鳞半爪。亦作一鳞半甲、一鳞片甲、一鳞一爪。
1. 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例】这本书是我在旅游中,一鳞半爪的见闻录。
1. 原指龙在云中,时露一鳞一爪,难以窥其全貌。后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清.叶廷琯《鸥陂渔话.卷五.莪洲公诗》:「余遍为搜罗,仅得诗三帙,丛残不具首尾,于诸集殆不过一鳞半爪。」也作「一鳞半甲」、「一鳞片甲」、「一鳞一爪」。
《一鳞半爪》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用来形容对事物了解的情况不完整、不全面。它形象地表达了通过只获取到一部分信息或片段来描绘一个整体的概念。
详细解释
“一鳞半爪”中的“鳞”指鱼的鳞片,“爪”指鸟类或其他动物的爪子。“一鳞半爪”就是形容从不同的部位抓取的信息,这些信息虽然零碎、不完整,但也能反映出一些特征或面貌。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对某个事物的认知是片面或不够全面的。
造句
- 在阅读这篇报道之前,我对这家公司的了解还只是《一鳞半爪》,现在看来,许多信息都被遗漏了。
- 虽然只见到过老板一次,但我从其他员工那里得到了关于他的《一鳞半爪》的信息,这让我对他有了初步的认识。
- 对于那场战争的细节,历史记载并不完整,《一鳞半爪》地记录了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项目的背景信息,他决定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作为参考,以避免对项目现状的理解只是《一鳞半爪》。
- 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他的部分事迹,但这仅是《一鳞半爪》,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地方。
这些句子展示了“一鳞半爪”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鳞
lín
1 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片。2 鳞状的:~爪(zhǎo )。~波。~茎。~屑。~集(群集)。遍体~伤。~次栉比。3 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鸿(指“鱼雁”,即书信)。
半
bàn
1 二分之一:~圆。~百(五十,多指岁数)。2 不完全的:多~。~岛。~透明。~脱产。3 在中间:~空。~路上。~夜。4 喻很少:一星~点。
爪
zhǎo,zhuǎ
1 指甲或趾甲:趾端有~。2 鸟兽的脚指:鹰~。~牙(喻党羽,狗腿子)。一鳞半~。3 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