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的拼音、解释、组词

家蚕的简介:

jiā cán
昆虫,幼虫灰白色,吃桑叶,蜕皮四次,吐丝做茧,变成蛹,蛹变成蚕蛾。蚕蛾交尾产卵后就死去。幼虫吐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也叫桑蚕。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动物名。一种在家庭中常饲养的昆虫。幼虫呈灰白色,吃桑叶,蜕皮四次,吐丝做茧,变成蛹,蛹变成蚕蛾。成蛾在交尾产卵后即死去。幼虫所吐的蚕丝为纺织的重要原料。

家蚕》的详细解释

家蚕(jia can)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属于鳞翅目、蚕蛾科。家蚕是人们饲养用来获取蚕丝的重要生物之一,尤其在丝绸生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1. 卵期:雌雄蚕蛾交配后,雌蛾会在一定时期内产下大量椭圆形的卵。
  2. 幼虫期:孵化出的小蚕(幼虫)需要在温度适宜且湿度适中的环境下进食桑叶以获取营养成长。这一阶段持续大约10到25天,期间它们会经历多次蜕皮,逐渐长大,并逐渐停止取食开始化蛹。
  3. 蛹期家蚕进入化蛹阶段后,将自己固定在一个支撑物上,身体内部进行重大变化(包括体内液体的重新分配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最终形成茧。这个过程通常需要5到12天不等。
  4. 成虫期:破茧而出的成虫,即为蚕蛾。雄性与雌性交配后,雌性会产卵,开始新的生命周期。

家蚕不仅在纺织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而且在中国文化中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常常被用来形容温婉、柔顺和和谐的家庭关系。

造句

  1. 我们家有个传统,每逢春节都要养一窝家蚕,既有趣又能体验丝织文化的魅力。
  2. 小孩子对家蚕非常感兴趣,每天都去看它们吃桑叶的样子,还经常问有关生长周期的问题。
  3. 农村家庭通常会在院子里种一些桑树来养育家蚕,以期收获更多的蚕茧和丝绸。
  4.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家蚕,我们应该为它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充足的营养来源。
  5.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养蚕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因此家蚕常常被用来装饰各种工艺品或传统节日期间用作礼品。

分词解释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

cán

昆虫,有“家蚕”和“柞(zuò)蚕”,通常指“家蚕”,吃桑叶,吐丝做茧。丝可织绸缎。“柞蚕”吃柞树叶,丝可织茧绸:~丝。~茧。~食。~宝宝(蚕的爱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