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的拼音、解释、组词
尿酸的简介:
niào suān
是嘌呤代谢(降解)的产物。是植物或核酸在体内的降解的化学物质。2/3的尿酸随着尿液排泄,其余通过粪便排出。如果体内的尿酸水平较低,一般不会有症状;但是,如果体内尿酸过多,就会积聚起来,产生高尿酸血症,而导致痛风。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分泌尿酸的能力下降均可引起血液尿酸浓度升高。尿酸浓度升高也可见于白血病或多发性骨髓瘤,妊娠高血压,酒精中毒,唐氏综合症,铅中毒,营养不良,肝病,肥胖,牛皮癣(银屑病);应激或剧烈运动亦可引起尿酸增高;肾衰时,机体排泄尿酸的速度减慢,也可以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是嘌呤代谢(降解)的产物。是植物或核酸在体内的降解的化学物质。2/3的尿酸随着尿液排泄,其余通过粪便排出。如果体内的尿酸水平较低,一般不会有症状;但是,如果体内尿酸过多,就会积聚起来,产生高尿酸血症,而导致痛风。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分泌尿酸的能力下降均可引起血液尿酸浓度升高。尿酸浓度升高也可见于白血病或多发性骨髓瘤,妊娠高血压,酒精中毒,唐氏综合症,铅中毒,营养不良,肝病,肥胖,牛皮癣(银屑病);应激或剧烈运动亦可引起尿酸增高;肾衰时,机体排泄尿酸的速度减慢,也可以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动物尿液中一种白色结晶的有机化合物。无味,可溶于热浓硫酸及水,呈弱酸性。人体血中若含过量尿酸沉淀在尿中则形成肾结石,沉淀于软骨组织中即患痛风。【例】尿酸过高的人对于豆类、肉类及盐的摄取应加以限制。
1. 一种白色结晶的有机化合物。呈弱酸性,平时多存于人畜尿中。人体若因病变,血中含有过量尿酸,导致结晶沉积于关节处,即患痛风。
尿酸
释义: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通常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当体内尿酸水平过高时(高尿酸血症),可能会导致痛风或形成尿酸结石等疾病。
详细解释:
- 产生机制: 在人体内,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嘌呤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后生成尿酸。这个过程是新陈代谢的一部分。
- 排出途径: 尿酸主要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部分也经由消化道随粪便排出。
- 正常范围:
- 成年人的血清中尿酸浓度通常为男性 149-416 微摩尔/升(2.4-7.0 毫克/分升);
- 女性则略低,大约在 89-357 微摩尔/升(1.5-6.0 毫克/分升),但绝经后女性尿酸水平会接近男性的。
- 高尿酸的危险: 高尿酸可能导致痛风发作、肾脏疾病和心血管问题等健康风险。因此,维持正常尿酸水平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造句:
- 他最近被诊断出患有高尿酸血症,并被告知要改变饮食习惯。
- 李医生提醒患者每天多喝水有助于降低体内尿酸浓度。
- 妈妈嘱咐我吃饭时尽量少吃海鲜,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
- 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尿酸,避免痛风发作。
- 痛风病人的饮食管理非常重要,要特别注意控制尿酸摄入量。
通过上述解释和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尿酸”这个词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可能的影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