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的拼音、解释、组词

屠苏的简介:

tú sū/sù
1.草名。 2.即罘罳。 3.平屋;茅庵。 4.帽名。有檐,形状似屋。 5.亦作"屠酥"。药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药草。阔叶,可与肉桂、山椒、白术、防风等调合为「屠苏酒」。

2. 一种以屠苏等药草制的酒。参见「屠苏酒」条。

3. 草庵、平屋。《宋书.卷九五.索虏传》:「焘所住屠苏为疾雷击,屠苏倒,见压殆死,左右皆号泣。」

4. 一种宽簷帽。形状似屋,可遮阳。《晋书.卷二八.五行志中》:「时童谣曰:『屠苏鄣日覆雨耳,当见瞎儿作天子。』」

词语“屠苏”在中文中通常有两种含义,具体如下:

  1. 屠苏(古代一种药物酒):在古代中国,有一种风俗是在春节时饮用含有草药成分、据说可以驱邪避灾的酒,这种酒被称为“屠苏”。相传由汉代名医华佗创制,后来成为一种吉祥的象征。《梦粱录》中记载:“正月一日日出时,各家立桃符于左右门,饮屠苏”。

  2. 屠苏(地名):在一些古代文献或地方志中,“屠苏”也被作为地名使用,指的是现在的安徽省定远县的一个古村落。

接下来是五个基于“屠苏”的造句:

  1. “春节的早晨,我们全家围坐一起品尝传统的屠苏酒,希望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
  2. “据说饮用屠苏可以避邪驱瘟,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备好一些,以保佑家人一年安康。”
  3. “历史上关于屠苏的故事很多,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汉代华佗所创之方。”
  4. “现在人们虽然不再喝真正的古代屠苏酒,但这个传统还是被许多家庭保留了下来,成为庆祝春节的一部分。”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屠苏不仅仅是一种饮料的名字了,它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这些句子结合了“屠苏”作为药酒以及地名的两种含义,并融入了一些关于其文化背景的信息。

分词解释

1 宰杀牲畜,引申为大量残杀:~宰。~刀。~户。~夫。~杀。~戮。~城。~龙之技(喻高超而不实用的技艺)。2 〔~苏〕a.古书上说的一种草;b.草庵;c.古代一种酒名。3 姓。

sū,sù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 指须头下垂物:流~。3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4 缓解,解除:以~其困。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 姓。8 见“ 噜 ”字“噜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