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的拼音、解释、组词

屠龙的简介:

tú lóng
①《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后因以指高超的技艺或高超而无用的技艺。②比喻跟强敌作英勇斗争:椰林匕首敢屠龙。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技巧高深,但却无用。参见「屠龙之技」条。清.王鹏运〈沁园春〉:「画虎文章,屠龙事业,凄绝南歌入破时。」

词语“屠龙”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形容一种徒劳无功、不切实际的行为。这个词源自一个古代传说,讲述了一个勇士为了寻找并杀死一条龙而进行的冒险之旅,但最终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目标,或者即使找到了也没有能力完成任务,这个故事往往用来比喻那些试图解决一些实际上不存在的问题或挑战,或是以错误的方法去对抗不可战胜的力量。

详细解释:

  • 本义:原意指某人试图杀死一条想象中的巨龙。
  • 引申义:比喻徒劳无功、行为不切实际。例如,一个人试图用过时的技术解决现代的复杂问题;或者是在与一个强大的对手对抗时,没有找到正确的策略和方法等。

造句:

  1. 尽管他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如何控制那个复杂的软件系统,但最终发现那就像屠龙一般,只是徒劳。
  2. 在这个时代,试图用老旧的商业模式来竞争新市场的努力就像是屠龙一样,不太可能成功。
  3. 他花了很多时间试图治愈一种看似无法治愈的疾病,结果这让他感到像是在进行一场没有希望的屠龙之旅。
  4. 尽管他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但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显得像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屠龙行为。
  5. 她一直在努力改变公司的文化,但就像许多试图改变不可变事实的行为一样,这更像是一场徒劳的屠龙之战。

分词解释

1 宰杀牲畜,引申为大量残杀:~宰。~刀。~户。~夫。~杀。~戮。~城。~龙之技(喻高超而不实用的技艺)。2 〔~苏〕a.古书上说的一种草;b.草庵;c.古代一种酒名。3 姓。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