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不禁风的拼音、解释、组词
弱不禁风的简介:
禁:承受。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柔弱得禁不起风吹。※语或本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后用「弱不禁风」形容人身体十分瘦弱。
2. ※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据《全唐诗.卷二三一.杜甫》引)春雨暗暗1>塞峡中,早晚来自楚2>王宫。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藉3>不禁4>风。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注解〕 (1) 暗暗:幽暗不明。暗,音ㄢˋ。 (2) 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3) 狼藉:散乱的样子。 (4) 禁:音ㄐ|ㄣ,承受。
3. 「弱不禁风」形容物体柔弱得禁不起风吹,类似的语义在《隋书.卷四七.柳调列传》就可以看到。柳调当时为侍御史,左仆射杨素在朝廷碰到他,拿柳调的名字来开玩笑,说他:「柳条通体弱,独摇不须风。」「柳条」是「柳调」的谐音,这话有暗讽著柳调行事立场如柳条般摇摆。这让柳调十分不高兴,当场驳斥杨素的不是。但「弱不禁风」一语,却要到如唐代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中间方有「弱云狼藉不禁风」句,用来形容稀疏的薄云禁不住风吹,一下子就被吹散了。这也许就是后代「弱不禁风」成语所本。这句成语在诗文多见,例如宋.杨万里〈三花斛.水仙〉诗说:「生来体弱不禁风。」讲水仙花的柔弱。再如宋.陆游的〈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诗:「红蜻蜓弱不禁风。」则用来表达蜻蜓的娇弱体态。今日「弱不禁风」一语,则多用来形容人身体十分瘦弱。
1. 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例】他那弱不禁风的身体,经过一年多的锻炼,终于变得又强又壮。
1. 虚弱得无法承受风吹,形容身体极为虚弱。如:「他那弱不禁风的身体,经过一年多的锻炼,终于变得又强又壮。」
《弱不禁风》这个词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形容一个人体态极其纤细瘦弱,仿佛一阵轻风吹过就容易被吹倒。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绘一种脆弱、柔弱的状态或气质,并不限于指身体上的虚弱。
详细解释:
- 词源:“弱”是指力气小,没有力量;“不禁风”则形象地表达了即使轻微的风吹也可能使这样的人站立不稳。
- 引申义:后来,人们不仅用它来形容女性体态纤细、举止轻盈,也用来形容体质虚弱、精神脆弱等情况。
造句:
- 这位舞者身姿轻盈,弱不禁风,宛如柳絮随风飘动,令人赞叹不已。
- 她生得肌肤如雪,骨瘦如柴,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
- 小王的身体一直很虚弱,稍微走几步路都会觉得喘不过气来,真是弱不禁风。
-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让林中的花草都显得弱不禁风,似乎随时会被风吹倒。
- 李阿姨年纪大了,身体逐渐变得弱不禁风,日常生活中需要家人多加照顾。
以上句子展示了“弱不禁风”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既可用于描述人的外貌特征,也可用于形容内在状态或情感上的脆弱。
分词解释
ruò
1 力气小,势力小,与“强”相对:~小。柔~。脆~。薄~。~不禁风。柔心~骨(形容人心地温柔,性格和顺)。2 年纪小:~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3 不够,差点儿,与“强”相对:三分之一~。4 差,不如:~于。~点。5 丧失(指人死):又~了一个。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jīn,jìn
1 受得住,耐久:~受。~得住。~不起。弱不~风。2 忍耐,制止:不~笑起来。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