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丝鞭的拼音、解释、组词
接丝鞭的简介:
jiē sī biān
1.相传为元时贵族招婚时的一种仪式。男方接受女方赠送的丝鞭,表示同意联姻。
1.相传为元时贵族招婚时的一种仪式。男方接受女方赠送的丝鞭,表示同意联姻。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旧时富贵人家招亲的方式。由女方赠予丝鞭,如果男方接受,则表示同意婚事。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千里将凤阙攀,一举把龙门跳,接丝鞭总是妖娆。」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俺那金哥孩儿长成了,待结彩楼,等状元游街时,抛绣毬,接丝鞭,求取佳配。」也作「刺丝鞭」。
《接丝鞭》这个词语可能并非标准汉语词汇,它可能是某些特定情境或文学作品中的用词。根据其组成部分,“接”意味着连接或者衔接,“丝鞭”通常指的是马鞭的一种装饰品,因此“接丝鞭”可以理解为将丝质的马鞭与其他部分相连结起来的意思。然而,在传统汉语中并没有这个固定词语,所以可能是指一种特殊场景或作品中的设定。
为了更好地帮助您了解,我将创造性的解释这一词汇,并提供五个造句:
- 创造性解释: “接丝鞭”可以比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巧妙地连接和融合不同的元素或素材,使整体更加和谐统一。
- 造句:
- 艺术家王明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接丝鞭”,将不同风格的艺术元素完美结合。
- 在编织图案的过程中,她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每一根线,如同在进行一场细腻的“接丝鞭”工程。
- 为了创作一部融合了多种文化背景的故事,“接丝鞭”般地连接各种灵感来源,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 经过无数次尝试和失败之后,他终于成功完成了这次“接丝鞭”,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无缝对接在一起。
- 在制作这件独特的艺术品时,工匠们需要进行精心的“接丝鞭”,确保每一部分都完美无瑕地契合。
这些句子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接丝鞭”这一非标准词汇而创造的。如果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或语境,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接
jiē
1 连成一体:~合。~骨。~壤。衔~。2 继续,连续:~力。~替。~班。~二连三。再~再厉。3 靠近,挨上:~近。邻~。~吻。4 承受,收取:~受。~收。~纳。~管。5 迎:~风。~生。~待。6 姓。
丝
sī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鞭
biān
1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杆。~长莫及。2 用鞭子抽打:~打。~扑。~责。~策。3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4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竹节~。5 编连成串的爆竹:~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