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的拼音、解释、组词
揽辔的简介:
lǎn pèi
1.亦作"擥辔"。 2.挽住马缰。 3.《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擥辔﹐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僥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高庙﹑太后何?'上乃止。"按﹐《汉书.袁盎传》作"?辔"。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作"揽辔"。后用为谏止君王履险的典故。 4.见"揽辔澄清"。
1.亦作"擥辔"。 2.挽住马缰。 3.《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擥辔﹐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僥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高庙﹑太后何?'上乃止。"按﹐《汉书.袁盎传》作"?辔"。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作"揽辔"。后用为谏止君王履险的典故。 4.见"揽辔澄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控御马匹缰绳。《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晋.刘琨〈扶风歌〉:「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揽辔》这个词汇主要来源于古代汉语,用来形容一种行为或状态。其基本含义是指在出行或治政时,用手握住马缰绳,以控制和驾驭马匹的行为。这里的“揽”指的是抓取、握住的意思,“辔”则是指套在马头部的马具,用于控制马的动作。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抓住或握紧马缰。
- 引申意义:
- 比喻对事物进行管理和治理,尤其是行政事务。比如在古代,官员出行巡视时会亲自抓起马缰绳,这象征着他们亲自出巡、管理政务。
- 扩展到比喻意义上,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采取主动行动,控制局面或解决问题的态度。
造句
- 他决定亲自揽辔,深入基层了解情况。
- 新任市长上任后,立即揽辔出巡,深入了解民众心声。
-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他依然选择揽辔前行,不畏艰难险阻。
- 在企业整顿期间,他主动揽辔,亲自指导各部门改进工作流程。
-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毅然决然地揽辔出征,投身抗疫一线。
这些句子展示了“揽辔”一词从字面到比喻意义上使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分词解释
揽
lǎn
1 把持:~持。独~大权。2 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包~。招~。承~。~客。~活儿。3 搂,捆:把孩子~在怀里。4 取:~秀。~胜。摘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