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作的拼音、解释、组词

垄作的简介:

lǒng zuò
把农作物种在垄上,或把行间的土逐渐培在作物的根部形成垄,如甘薯就是用垄作的方法种植的。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把作物种植在高起的土堆上,或把行间的土逐渐堆在作物根部的种植方式。如甘薯即以垄作法栽种。

词语《垄作》的详细解释

垄作,是一个农业相关词汇,在古代和现代都常被提及。它主要指的是在田地里按照一定的方式起高土堆(称为“垄”),然后进行播种或种植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1. 概念起源与历史背景
  2. 在中国古代农业中,“垄作”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通过人为制造较高的土地来提升土壤的排水性和透气性。
  3. 秦汉时期起便有记载,到后来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垄作”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作物的种植。

  4. 具体操作与特点

  5. 操作:首先在平地或稍微低洼的地方按照一定的距离挖出沟渠(称为“沟”),然后将挖掘出来的土堆积形成高于地面的土堆,即所谓的“垄”。每条垄之间留有空隙用于行走、灌溉和通风。
  6. 特点:

    • 改善了土壤通气与排水条件,有利于作物根系发展;
    •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同样的耕地上可以种植更多的作物;
    • 减轻了水土流失,特别适合于沙质或排水不良的田地。
  7. 现代应用

  8. 在现代农业中,“垄作”也被作为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和土壤管理技术被采用。比如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技术结合“垄作”,可以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9. 还有一些改良后的形式,如高垄种植、小行距密植等。

造句

  1. 春耕时分,农民们纷纷开始按照传统的做法进行垄作,为即将到来的播种季节做准备。
  2. 尽管现代化农业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有些地区仍然保留了垄作这种古老而有效的种植方式。
  3. 在干旱缺水的西部省份,“垄作”被广泛推广使用,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4. 老王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民,在他的指导下,田地中的“垄作”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实施,使小麦长得比往年更茂盛。
  5. 通过采用垄作技术,不仅解决了低洼地区排水的问题,还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

分词解释

lǒng

1 田地分界高起的埂子:田~。~沟。2 农作物的行(háng ),或行与行间的空地:宽~密植。3 像垄的东西:瓦~。4 坟冢:“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也”。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