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公约的拼音、解释、组词
非战公约的简介:
fēi zhàn gōng yuē/yāo
1928年8月,美、法、英、日、意、德等十五国代表在巴黎签订的条约。规定要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但对于破坏公约的国家并没有规定具体有效的制裁措施,因此该公约并无实际意义。
1928年8月,美、法、英、日、意、德等十五国代表在巴黎签订的条约。规定要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但对于破坏公约的国家并没有规定具体有效的制裁措施,因此该公约并无实际意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西元一九二七年由美国国务卿凯洛格与法国外长白里安发起,呼吁各国避免战争、运用和平手段解决纷争的文件。至二战以前共有六十余国签署。
《非战公约》,正式名称为《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是1928年8月27日在巴黎签订的一项国际法律文件。它首次明确地在国际法中禁止了侵略战争,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进步。
详细解释
《非战公约》是由法国总理贝尔纳多特和美国驻法大使亨利·洛奇发起的,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确立了“国家之间的争端必须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的原则,并明确规定任何一方不得诉诸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或实行政治目的的工具。
此条约由26个参与国签署,虽然在实践中并未能完全阻止二战的发生,但它为后来建立联合国、《日内瓦公约》等国际组织和法律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指导思想。它象征着人类社会从一战的浩劫中汲取教训,致力于维护和平的决心与努力。
造句
- 国家之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而非战公约是这一理念的重要体现。
- 在国际关系中,《非战公约》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它标志着人类对战争危害性的深刻认识。
- 尽管二战爆发证明《非战公约》未能完全阻止侵略行为,但它仍为后来的国际法和和平机制奠定了基础。
- 《非战公约》要求任何国家不得将战争作为其政策的一部分,这一原则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 在纪念《非战公约》签署9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反思和平的重要性并努力维护国际和平。
这些句子旨在从不同角度阐述《非战公约》的意义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分词解释
非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战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约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