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拼音、解释、组词

鱼腥草的简介:

yú xīng cǎo
即“蕺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三白草科「蕺」、「蕺菜」的别名。参见「蕺菜」条。

鱼腥草》是一种中药材,它的正式名称是蕺菜。关于“鱼腥草”的名字由来,有几种说法:一是由于它散发出一种类似于鱼类的新鲜腥味,二是因为其形态像鱼鳞状。鱼腥草属于石蒜科蕺菜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等功效,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

详细解释

  • 性味归经鱼腥草味辛、微寒,入肺经。
  •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痈肿疮疡、热淋涩痛等症状。现代研究显示,鱼腥草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 用法用量:一般内服可以煎汤服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外用时可捣敷或煎水熏洗。

造句

  1. 我身体感冒了,妈妈就煮了一碗鱼腥草汤给我喝,感觉喉咙舒服多了。
  2. 爷爷经常在自己的小花园里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比如金银花、鱼腥草等。
  3. 为了治疗牙龈肿痛,爸爸用新鲜的鱼腥草捣烂后敷在我的牙龈上,果然很快就消了肿。
  4. 在中医养生馆里,医生建议我服用鱼腥草泡水喝来清热解毒,调理身体。
  5. 我国传统医学中广泛使用鱼腥草作为药材,它不仅味道特殊,而且药效显著。

分词解释

1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虾。~虫。~网。~跃。~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雁(书信,信息)。~米乡。~尾纹。~目混珠。~质龙文(喻虚有其表)。2 姓。

xīng

1 像鱼的气味:~气。血~。~膻。~秽。~臭。~臊。~风血雨。2 鱼或肉一类的食品:荤~。3 生肉:“君赐~,必熟而蔫之”。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