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亡逐北的拼音、解释、组词
追亡逐北的简介:
zhuī bēn zhú běi
追击败走的敌军。
追击败走的敌军。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追击战败而逃走的敌军。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文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亦作追奔逐北。
1. 追击战败而逃走的敌军。《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文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也作「追奔逐北」。
《追亡逐北》是汉语中一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霸王无处所。”在这一段背景描述中,“追亡逐北”并没有直接出现,但是从《史记》的记载和“追亡逐北”的成语含义来看,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追逐败逃的敌人或追击逃跑的人。
成语“追亡逐北”是指追逐敌人的溃兵,引申为追求已经失败或者处于劣势的一方。其中,“亡”指的是逃跑的人或被击败的一方;“北”是古代汉语中对战败或逃跑士兵的一种称呼。“追亡逐北”的意思是穷追不舍、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打击敌人。
造句
- 在这次战役中,我军采取了“追亡逐北”的策略,在敌人撤退时予以重创。
- 面对失败,我们应该学习成功者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追亡逐北”。
- 企业间的竞争往往也是“追亡逐北”,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政治上也讲究“追亡逐北”的策略,要在对方失利时迅速采取行动。
- 在篮球比赛中,“追亡逐北”的精神可以体现在关键时刻的紧密防守和快速反击。
这些例子展示了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追
zhuī,duī
1 赶,紧跟着:~逐。~逼。~随。~光。~剿。~捕。~奔逐北。2 回溯过去,补做过去的事:~溯。~悼。~加。~认。3 竭力探求,寻求:~问。~寻。~究。~索。
亡
wáng,wú
1 逃:逃~。流~。2 失去:~佚。~羊补牢。3 死:伤~。死~。4 灭:灭~。~国奴。救~。兴~。
逐
zhú
1 强迫离开:~客令。放~。驱~。2 依照先后次序,一一挨着:~步。~个。~渐。~年。~一。3 追赶:~鹿(喻争夺天下)。角(jué)~(争相取胜)。追~。笑~颜开。
北
běi,bèi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