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的拼音、解释、组词

迷信的简介:

mí xìn/shēn
相信占星术、占卜、风水、命相、鬼神等。也指盲目信仰或崇拜。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盲目信仰神仙鬼怪。【例】他因为迷信神棍法术,以致耗尽家产、妻离子散。

2. 泛指缺少科学论证基础的信仰。【例】权威并不等于真理,因此求学问应该尽量避免迷信。

1. 对神仙鬼怪的盲目信仰。如:「对鬼怪神仙的畏惧与崇拜,已被科学证明为迷信的一种了。」

2. 泛指缺少科学论证基础的信仰。如:「不能迷信权威,因为权威并不等于真理。」

迷信》一词在汉语中指的是基于非科学或非理性信仰而产生的、对某些超自然力量(如鬼神、运气等)过分依赖和恐惧的一种观念或者行为。迷信通常表现为一些未经证实的说法被广泛接受,人们会为了寻求保护、好运或其他利益而进行特定的行为仪式。

详细解释: 1. 概念定义:“迷信”是对非科学或未知现象的不合理的信仰和行为,常表现为对鬼神、运气等超自然因素过分依赖。 2. 心理特征:涉及到人类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寻求控制感的心理需求。在面对未知时,人们可能会倾向于寻找并依赖一些看似能够提供保护或帮助的力量。 3. 社会影响:长期的迷信行为可能会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人际关系甚至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造句:

  1. 小明因为害怕考试失败,每天都会虔诚地在家中点燃香烛进行祷告,这是典型的迷信表现。
  2. 在某些地区,人们仍然遵循着古老的传统仪式来祈求丰收,这种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迷信活动。
  3. 老王坚信“破财消灾”,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选择丢钱化解,这反映了他对财务上的迷信心理。
  4. 一些人认为特定的数字如“8”能带来好运,这是基于对数字迷信的体现。
  5. 在面对重大决策时,有些人会先占卜吉凶以决定方向,这也是典型的迷信行为之一。

以上句子均展示了“迷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分词解释

1 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信。~糊。~津。~惘。~蒙(a.昏暗看不清;b.神志模糊不清;e.使迷惑,受蒙蔽)。执~不悟。2 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恋。入~。3 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棋~。革新~。4 使人陶醉:景色~人。

xìn,shēn

1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3 崇奉:~仰。~徒。4 消息:~息。杳无音~。5 函件:~件。~笺。~鸽。~访。6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7 同“ 芯 ”。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