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鼎的拼音、解释、组词
调鼎的简介:
tiáo/diào dǐng
1.烹调食物。 2.喻任宰相治理国家。语本《韩诗外传》卷七﹕"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 3.指治理国家的才能。
1.烹调食物。 2.喻任宰相治理国家。语本《韩诗外传》卷七﹕"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 3.指治理国家的才能。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处理国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调味。《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俟调鼎之功,而体力未和,音容尚阻。」唐.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调鼎》一词来源于古代中国,原意是指烹饪技艺,尤其是皇家或贵族宴席上对菜肴精细搭配和调味的过程。这里的“鼎”指的是古代用于烹煮食物的一种青铜器,代表了重要的饮食器具,同时也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调鼎”后来被引申为治理国家、调和政治关系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中,“调鼎”通常用来形容治国理政或调解各方利益的关系,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它强调的是和谐共处、协调各方的能力和智慧。
造句:
- 作为国家元首,他深知调鼎的重要性,不断努力寻求国家稳定与繁荣。
- 在这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通过高超的外交技巧,成功地调鼎了各国之间的分歧。
- 治国理政如同调鼎,既要注重细节,又要把握全局,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 企业间的合作就像调鼎一样,需要巧妙搭配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
-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里,我们需要更多具有智慧的领导者来调鼎社会的发展方向。
分词解释
调
tiáo,diào,zhōu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5 调理使康复:~养。~摄。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
鼎
dǐng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2 锅:~罐。~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5 大:~族。~臣。~力支持。6 正当,正在:~盛(shè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