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藟的拼音、解释、组词

葛藟的简介:

gé/gě lěi
1.植物名。又称"千岁藟"。落叶木质藤本。叶广卵形,夏季开花,圆锥花序,果实黑色,可入药。 2.《诗.王风》篇名。内容描写周室衰微,人民流离失所﹑求助不得的痛苦。后以"葛藟"借指流亡他乡者的怨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葡萄科葡萄属,蔓生藤本,有卷须。叶卵形或三角卵形,短小齿牙缘,表面有光泽,背面色白有柔毛。圆锥花序疏散;花瓣帽状结合脱落。秋初结实,浆果球形,熟时青黑色,可供食用。

2. 葛和藟的合称。《左传.文公七年》:「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

3. 《诗经.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葛藟,五族刺平王也。」或亦指流落异乡者感伤之诗。首章二句为:「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葛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具体指的是《诗经·周南·葛藟》,它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部分。这首诗主要描述了一个流离失所的人哀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解释:

  1. 葛藟(gé lěi):一种藤本植物,常用来比喻依赖或缠绕。
  2. 《诗经·周南·葛藟》 描述了一位失去家园和家族庇护的人的悲惨境遇。他哀诉自己如同无根之木、无人照拂的状态,表达了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与渴望得到照顾的心情。

造句:

  1. 古人有言:“家是人的避风港,就像《葛藟》中所描绘的一样。”
  2.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葛藟》成了无数无家可归者的精神慰藉。”
  3. 看到这凄凉的场景,我不禁想起了《葛藟》,感受到那份深深的孤独与无助。
  4.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人们心中总有像《葛藟》这样的情感,渴望温暖和归属感。
  5. “我们都是时代的《葛藟》,在生活的长河中寻找着自己的根。”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每一个漂泊者的心。

通过以上解释及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葛藟》及其背后的含义。

分词解释

gé,gě

1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布,块根肥大,称“葛根”,可制淀粉,亦可入药(通称“葛麻”):~布。~巾(葛布做的头巾,古人不分贵贱常服)。~履。2 表面有花纹的纺织品,用丝做经,棉线或麻线等做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