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的拼音、解释、组词
芦根的简介:
lú gēn
1.芦苇的地下茎。性寒味甘,中医用作利尿剂和清热解毒剂。
1.芦苇的地下茎。性寒味甘,中医用作利尿剂和清热解毒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药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渴的疗效。
《芦根》,在中医中,通常指的是芦苇的根部。芦根具有清热、生津、利尿等功效,在传统医学中有一定的应用。以下是对“芦根”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关的例句:
详细解释
- 来源:芦根来源于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 药用部位:主要使用的是其根部,有时连同地上茎一起使用。
- 性味归经:根据《神农本草经》等古籍记载,芦根味甘、淡、寒,入肺、胃、大肠经。
- 功效主治:
- 清热泻火
- 利尿通淋
- 生津止渴
- 凉血解毒
造句示例
- 在夏季酷暑时分,用芦根煎汤喝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热生津的作用。
- 老中医推荐用芦根和麦冬一起泡茶饮用,以缓解喉咙干燥不适的症状。
- 李医生给病人开了方子,其中包含了大量芦根,以帮助治疗因上火导致的尿路感染症状。
- 针对一些口腔溃疡患者,可以采用芦根煎水漱口的方法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糖尿病患者如果伴有烦渴多饮的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芦根煎服或许能有所缓解。
请注意,上述内容为根据传统中医理论所作的解释和建议,具体用药还需遵循专业医师指导。
分词解释
芦
lú
1 〔~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花”、“~根”、“~笛”、“~席”、“~荡”;亦简称“苇”,如“~丛”、“~塘”、“~箔”、“~荡”。2 姓。
根
gēn
1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2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3 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4 彻底:~除。~究。~治。5 依据,作为根本:~椐。6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7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8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9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