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腴的拼音、解释、组词

膏腴的简介:

gāo/gào yú
〈书〉肥沃:~之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土地肥美。汉.贾谊〈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后汉书.卷四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宋均》:「今诸国之封,并皆膏腴,风气平调,道路夷近。」

2. 比喻事物丰富、华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 

3. 富贵人家。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至于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膏腴》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主要用来描述肥沃的土地。其中,“膏”指的是油润、滋养的意思;“腴”则意为肥美。因此,《膏腴》合在一起,是指地势平坦且土地非常肥沃的田地。

详细解释

  1. 土壤性质:这类土地通常具有深厚、松软和富含有机质的特点。
  2. 地理位置:往往位于平原地带或河流附近,能够得到充足的灌溉水源。
  3. 农业价值:适合种植多种作物,并能产出大量农产品,是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造句

  1. 古代中国的膏腴之地,如渭河平原和江汉平原,历来都是重要的粮仓。
  2. 耕种在膏腴之地上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丰富的自然馈赠,这使得这里的居民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
  3. 在周朝时期,“肥田万顷”的成语就是用来形容那些肥沃、广袤的膏腴之地。
  4. 清代学者赵翼在其著作中提到:“膏腴之地,必有佳蔬美果。”
  5. 如果你愿意辛勤耕耘在膏腴之地上,相信不久之后,你的庄稼就会长得比任何人的都要茂盛。

分词解释

gāo,gào

1 肥,肥肉:~粱(肥肉、细粮)。~腴。~沃。2 脂油:春雨如~。~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3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