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颖囊锥的拼音、解释、组词
脱颖囊锥的简介:
tuō yǐng náng zhuī
比喻才能出众者。
比喻才能出众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置铁锥于布囊,其尖端必穿透布囊而露出。比喻有才识者,出人头地。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险些儿早狗烹锜釜,做不得脱颖囊锥,尚兀是曳尾泥涂。」
《脱颖囊锥》这个词汇是由两个成语“脱颖而出”和“囊中之锥”结合而成,用来比喻具有特殊才能或品质的人在特定环境中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突出自己的特点。
- “脱颖而出”:原本出自唐·杜甫的《房太尉画赞序》,原意是指谷物被壳包裹而显现出它的形状。后比喻人的才华或能力超出常人,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 “囊中之锥”:这个成语源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吾有贤士,犹怀囊中锥耳。”原意是指口袋中的锥子很容易被发现,比喻一个人的能力、才华在适当的机会下自然显现。
结合这两个成语,就可以表达出“脱颖而出,囊中之锥”的意思,即某人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充分展现其独特的才能或特质,就像一个锥子放在袋子里一样明显。
以下是五个使用该词汇造句的例子:
- 小明不仅学习能力强,而且对编程充满热情。在学校科技大赛上,他凭借出色的技术能力脱颖而出,囊中之锥一般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 在这次创业项目中,李总的领导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人眼前一亮,他的想法如同一颗突出的锥子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 小玲虽然性格内向,但她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参加学校的艺术节后,她的才华得以脱颖而出,囊中之锥一般地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扬。
- 在公司内部的演讲比赛中,小王凭借其独特的观点和出色的表达能力赢得了评委的好评,成功脱颖而出,成为团队中的亮点人物。
- 从偏远农村考上重点大学的小李,在学术研究方面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的研究成果如同一颗突出的锥子一样在科研圈子里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些例子展示了“脱颖而出,囊中之锥”这一表达的应用场景,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或事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优势和表现。
分词解释
脱
tuō
1 离开,落掉:~产。~发(fà)。~节。~离。~落。~贫(摆脱贫困)。~稿(完成著作)。~手。摆~。挣~。临阵逃~。2 遗漏:~漏。~误。~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3 取下,除去:~下。~帽。~氧。~脂。~胎换骨。4 倘若,或许:~有不测。5 轻慢:~略(放任,不拘束)。~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轻率,不持重,放荡)。6 姓。
颖
yǐng
1 禾的末端,植物学上指某些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苞片:~果。2 东西末端的尖锐部分:锋~。3 才能出众:聪~。~悟。~慧。~异。新~。
囊
náng,nāng
1 口袋:药~。探~取物。~空如洗。~括。2 〔~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3 像口袋的东西:胆~。胶~。~肿。
锥
zhuī
1 一头尖锐,可以扎窟窿的工具:~子。针~。~处囊中(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刀之末(喻微小的利益。亦作“锥刀之利”)。2 像锥子的东西:毛~(毛笔)。改~。3 用锥子形的工具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