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著作权法的简介:
zhù/zhuó zuò quán fǎ
也称“版权法”。国家关于确认和保护著作人和其他著作权所有者的著作权权利的法律。是因创作、传播和使用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内容包括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客体、著作权内容、著作权限制、著作权继承和转让、侵犯著作权的处罚等。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英国于1710年颁布的《安妮女王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通过,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也称“版权法”。国家关于确认和保护著作人和其他著作权所有者的著作权权利的法律。是因创作、传播和使用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内容包括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客体、著作权内容、著作权限制、著作权继承和转让、侵犯著作权的处罚等。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英国于1710年颁布的《安妮女王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通过,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为保障著作人之著作权益,调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国家文化发展而制定之法律。条文内容系涉著作权、制版权、权利管理电子资讯及防盗拷措施、著作权集体管理团体与著作权审议及调解委员会、权利侵害之救济、网路服务提供者之民事免责事由与罚则等。
《著作权法》,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是调整因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及传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律。它旨在保护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根据该法,受保护的作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文字作品(如小说、论文)、音乐、戏剧、曲艺、舞蹈等表演艺术作品、美术、摄影作品、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以及其他智力成果。
详细解释
- 著作权主体:指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人,一般为作者本人。如果是单位或合作作者,则该单位或全体合作作者共同享有著作权。
- 权利范围: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等财产权利,同时还包括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权利。
- 侵权责任:对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其作品的行为给予法律上的处罚。这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措施。
造句
- 李明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通过《著作权法》保护了他的作品不受未经授权的复制和传播。
- 艺术家张三创作了一幅油画,并依据《著作权法》,确保他的画作被正确地标识来源并享有适当的版权。
- 在发布新电影之前,制片公司必须确保所有原创音乐作品都得到了适当的《著作权法》保护。
- 由于未经授权使用了他人的图片,小王违反了《著作权法》,最终面临罚款和法律诉讼的后果。
- 图书馆管理员告知读者,借阅电子书籍时应尊重其版权,并遵守《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
分词解释
著
zhù,zhuó,zhe
1 显明,显出:~名。~称。显~。昭~。卓~。2 写文章,写书:~述。编~。~书立说。3 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名~。巨~。遗~。译~。~作。4 古同“贮”,居积。
作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权
quán
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政~。~力。~威。~贵。~柄。~势。生杀予夺之~。2 有利的形势:主动~。3 变通,不依常规:~变。~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术。智必知~。4 暂且,姑且:~且。5 秤锤:~衡。6 衡量,估计:~其轻重。7 姓。
法
fǎ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