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的拼音、解释、组词

赋税的简介:

fù shuì
田赋和各种捐税的总称。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田赋和各种税捐的总称。【例】赋税是国家的主要财源。

1. 田赋和各种租税的总称。《后汉书.卷六四.吴延史卢赵列传.卢植》:「备寇者,侯王之家,赋税减削,愁穷思乱,必致非常,宜使给足,以防未然。」《南齐书.卷三七.列传.刘悛》:「府库已实,国用有储,乃量俸禄,薄赋税,则家给民足。」也称为「赋课」。

词语:赋税

定义与解释: 赋税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为了筹集财政收入,根据法律的规定,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主体征收货币或实物的一种强制性行为。它是一种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并为公共事业服务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特点: 1. 强制性:赋税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的,所有符合征税条件的人或组织必须按法律要求缴纳税款。 2. 无偿性:纳税人缴纳的税费不直接返还给个人或单位使用。 3. 固定性:赋税通常具有相对固定的税率和征收范围,以保证税收制度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造句

  1. 政府需要通过合理的赋税政策来筹集资金,保障国家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
  2. 税务部门正在积极宣传新的赋税规定,确保公民了解自己的纳税义务。
  3. 公司在制定财务预算时必须考虑各种可能的赋税影响。
  4. 个人所得税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关系到每个人的实际利益。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赋税制度差异对跨国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大。

这些句子可以用来说明赋税与人民生活、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分词解释

1 旧指田地税:田~。~税。2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3 念诗或作诗:登高~诗。4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予。~有。天~。禀~。5 古同“敷”,铺陈,分布。

shuì

1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收。~额。~款。~率。~法。~制。~务。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