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乱语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言乱语的简介:
hú yán luàn yǔ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没有根据、没有条理的随意说话。元˙张鸣善˙水仙子˙铺眉苫眼早三公曲: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众人看那俞良时,却有八分酒,只推醉,口里胡言乱语,不住声。
1. 没有根据、条理的随意说话。【例】他到处胡言乱语,总有一天会惹祸上身。
1. 没有根据、没有条理的随意说话。元.张鸣善〈水仙子.铺眉苫眼早三公〉曲:「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众人看那俞良时,却有八分酒,只推醉,口里胡言乱语,不住声。」
《胡言乱语》这个词组在中文里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没有条理,语言混乱无序,或者是胡说八道、信口开河。它反映了说话者思想不清晰或者情绪激动导致的语言失当。
详细解释:
- 胡: 指随意、任意。
- 言: 是指说的话语。
- 乱语: 在这里是指言语杂乱无章,没有逻辑或意义。
所以,“胡言乱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说话时显得非常混乱或者没有条理,通常是因为思维不清晰或者是出于某种情绪的宣泄而说出的话,并且这些话可能不具备实际的意义或是逻辑性。
造句:
- 自从他喝了酒之后,整个人变得口无遮拦,胡言乱语起来让大家都难以理解他在说什么。
- 在会议上,小明因为紧张开始胡言乱语,导致大家都不再愿意听他的发言。
- 夜晚的公园里,一个醉汉开始胡言乱语,引起了周围人们的注意和担忧。
- 小明最近情绪波动很大,经常在家里胡言乱语,搞得家人都很烦恼。
- 会议结束时,李经理提醒大家不要在重要场合胡言乱语,以免影响团队士气。
这些句子展示了“胡言乱语”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包括因酒精、紧张、情绪等导致的语言失当。
分词解释
胡
hú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言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乱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语
yǔ,yù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4 说: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