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的拼音、解释、组词
言不由衷的简介: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言不由衷」之「衷」,典源作「中」。「中」同「衷」,指内心。「言不由衷」则指所说的话不是发自于内心。形容言词与心意相违背。语本《左传.隐公三年》。后用「言不由衷」泛指心口不一,虚应敷衍。△「口是心非」、「言由衷发」
2. 《左传.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1>,质2>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3>之?苟有明信,涧谿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注解〕 (1) 中:同「衷」,内心。 (2) 质:音ㄓˋ,人质。春秋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常互以人作抵押,以取信对方。 (3) 间:音ㄐ|ㄢˋ,挑拨、分化。
3. 「言不由衷」原作「信不由中」,指诚信不由中,信,人言也,亦言不由中意。春秋初年,周平王性格软弱,王室政权完全掌握在诸侯国的郑武公和其子郑庄公手里。对于这样的情况,周平王常常觉得不安,所以想将部分权力转移到虢公手上。郑庄公得知后,前往质问,周平王慑于庄公的气势,只好赶紧否认,并且与郑国交换人质以示诚信。但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便真地将政权移转到虢公手里。郑庄公大为愤怒,于是强夺了周朝两座城池所收成的作物以示报复。周、郑两国从此交恶。史家对这件事的评论是:如果承诺不是发自于内心,即使强留人质作为抵押,仍然无法保证彼此能信守约定。但如果行事能秉持忠恕之道,遵循礼法,即使没有任何抵押物,也不会破坏盟约。后来「言不由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言词与心意相违背,今则多泛指心口不一,虚应敷衍。
1. 嘴巴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例】他不喜欢交际场合,因为人们说的多是些言不由衷的应酬话。
1. 言词与心意相违背。如:「他一向讨厌交际场合,因为人们说的尽是些言不由衷的应酬话。」也作「言不由中」。
《言不由衷》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话没有诚意,口头上说的话与内心的想法不一致。"由衷"意味着出于真心、真情实感。
详细解释: - 由衷:发自内心的。 - 衷:指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想法。 - 言不由衷:形容所说的话不是出自内心深处,可能是虚伪的或者不真实的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言不由衷”来描述那些说话不诚实、表里不一的行为。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用来批评他人言行不符的情况。
造句:
- 他明明对这份工作没有兴趣,却总是说愿意付出努力,真是一个典型的言不由衷的例子。
- 在会议上,小张的提议虽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但大家都觉得他的发言有些言不由衷。
- 老师经常告诫学生们要真诚待人,不要有言不由衷的行为。
- 这次聚会他特别开心,但回到家里却表现得若有所思的样子,显然言不由衷。
- 当面对朋友的建议时,我们应该尽量做到言行一致,避免言不由衷的情况发生。
这些例子展示了“言不由衷”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yóu
1 原因:原~。事~。理~。~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2 自,从:~表及里。~衷(出于本心)。3 顺随,听从,归属:~不得。信马~缰。4 经过,经历:必~之路。~来已久。5 凭借:~此可知。6 古同“犹”,尚且,还。7 古同“犹”,犹如,好像。8 姓。zhōng
1 内心:由~。苦~。无动于~。~肠。2 福,善:“降~于下民”。3 正中不偏:折~。4 贴身的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