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自赏的拼音、解释、组词

孤芳自赏的简介:

gū fāng zì shǎng
孤芳:独秀一时的香花。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语本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自命不凡」

2. 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据《艺文类聚.卷三七.人部二一.隐逸下》引)是以梁鸿苏伯,记远迹于前;叔夜士安,书高麈于后。虽去取异情,群略殊轸,而独行必彰,斥言罔极。贞操1>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2>共远。明公得一含道,体二居宗,迹屈岩廊之下,神游江海之上,爱奇商洛,访美东都。 〔注解〕 (1) 贞操:贞洁的操守。 (2) 山壑:山峰与河谷。

3. 「孤芳自赏」本来的意思是「孤高的香花,自我欣赏」,这句成语本出于沈约所写的一篇文章。沈约是南朝的重要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齐初,因文才出众,受到爱好文学的竟陵王赏识,而为门下「竟陵八友」之一。后参与萧衍密谋代齐自立,并为萧衍拟即位诏书,因此受到重用。沈约的政治地位极高,久享声望,是当时公推的文坛领袖,《南史》称其为「一代辞宗」。由于沈约历仕三朝,又能仕途顺畅,当时部分士人对他颇有看法,认为他缺乏操守,唯靠附庸帝王,随波逐流而已。但沈约虽位高名重,却笃信佛法,寡少嗜欲,为官清廉,用度节俭,亦非一般汲汲荣利、追名逐臭之辈。在〈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中,沈约赞美梁鸿、嵇康等人的品行「就像日月一样的高洁,也像孤高的香花开放在遥远的山林之中」,并以此自勉。后来沈约因得罪梁武帝,忧惧而死,朝议认为沈约文名盛极,欲谥为文侯,独梁武帝认为沈约「情怀不尽」,改谥为隐侯,才符合沈约的行谊。〈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的这段文字,似可做为最好的注解。后来「孤芳自赏」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1. 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例】自命不凡的人,总喜欢孤芳自赏。

1. 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如:「自命不凡的人,总喜欢孤芳自赏。」

词语详解

孤芳自赏,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形容人对自己所具有的某种独特优点或特长感到特别得意和满足,往往带有自我欣赏、过分自信甚至自负的意味。

  • 释义孤芳自赏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拥有某种独特的才华或美德,但却独自享受这些优点,很少与他人分享。
  • 语出:“孤芳自赏”最早出自宋代李之仪的《姑溪居士前集·跋》:“独其孤芳自赏耳。”
  • 用法:该成语多用于负面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或态度,指因过分注重自我欣赏而忽视了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造句

  1. 小明在班上总是孤芳自赏,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参与班级活动。
  2. 这本书的作者孤芳自赏,对自己的作品过于自信,没有采纳读者的意见进行修改。
  3. 老张平时总是孤芳自赏,很少和同事们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成果。
  4. 在团队合作项目中,小李孤芳自赏,不愿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5. 虽然她的作品确实很优秀,但这样孤芳自赏的态度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这些句子展示了“孤芳自赏”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方式。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深层意义。

分词解释

1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儿。遗~。托~。~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2 单独:~单。~独。~立。~僻。~傲。~茕(单独无依然)。~介。~身。~危。~芳自赏。~苦伶仃。~掌难鸣。~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3 古代帝王的自称:~家。~王。4 古同“辜”,辜负。

fāng

1 花草的香气:~香。~草。~菲(a.花草的香气;b.指花草)。~馥。~馨。芬~。2 喻美好的:~名。~龄(年龄,用于少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邻(关系融洽的邻居,用作敬辞)。流~百世。3 花卉:群~竞艳。~时(花盛时节)。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shǎng

1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金。~赐。奖~。~罚分明。2 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阅。~析。~花。~月。欣~。鉴~。~心悦目。3 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识。赞~。4 敬辞:~脸。~光。5 姓。6 同“ 尚 ”,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