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色的拼音、解释、组词

布色的简介:

bù sè
1.着色,布置色采。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著色、上色。《西京杂记》卷二:「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纪艺上》:「杨元真,不知何许人。工画佛道,善为曹笔,尤精布色。」

实际上,“布色”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可能是您误听或理解有误。在汉语中,类似“颜色”的表达通常直接使用“颜色”一词或其相关短语、成语。不过,在某些特定领域或者地方方言中,可能存在类似的用法或俗语。“布色”如果是指某种具体的技艺或概念,可能需要具体背景来解释。

但如果假设您指的是与色彩相关的词汇,请参考以下内容:

词语:着色

详细解释: - 着色(zháo sè):给物体表面涂上颜色的过程。这个词可以用于艺术创作、手工艺等多种场景。 - 在美术领域,指用颜料在画布或其他材质上进行绘画以表现图案或形象。 - 也可以泛指任何赋予物品色彩的行为。

造句:

  1. 艺术家使用各种颜料为新作品着色。
  2. 她喜欢在素描中尝试不同的着色技巧。
  3. 这种布料经过染色处理后更加鲜艳多彩。
  4. 窗户的玻璃已经着色,使室内显得更加温馨。
  5. 他们决定用特殊涂料给房子外墙着色。

如果您有特定的使用场景或其他词语需要解释,请进一步说明。

分词解释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5 流传,散播:~道。~施。6 做出安排:~置。~景。~局。7 姓。

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4 种类:各~用品。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6 妇女美貌:姿~。~艺。7 情欲:~情。好(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