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的拼音、解释、组词

府兵的简介:

fǔ bīng
1.魏晋至隋唐时军府所属之兵统称府兵。 2.一种兵制名称。详"府兵制"。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一种兵制。始于西魏,北周、隋唐沿用。北周府兵是兵民分籍,由军人自相督率,隶属军府管辖,唐代则改为军民合一,军纳入户籍,隶属州县。府兵选自兵区家富而体健子弟,年二十当兵,年六十退役。不担任其他徭役,须自备粮食衣装。平时得农耕、教战,战时出征,尚须入京宿卫。《新唐书.卷五○.兵志》:「府兵之制,起自西魏、后周,而备于隋,唐兴因之。」

《府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军事制度,主要存在于隋朝和唐朝初期。在这一制度下,士兵并非终生服役或世袭军职,而是通过征召制(即“府募”)从各地普通百姓中招募而来,他们平时为官府从事各种劳役或其他工作,到了特定时期则参与军事训练,并在战争期间组成军队参战。这种兵役模式与后来的募兵制和卫所制度有所不同。

以下是使用《府兵》一词的五个造句:

  1. 唐朝初期,实行了府兵制度,士兵们平日从事各种劳役,以保持军备力量的同时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2. 由于战事频繁,府兵制度逐渐不能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求,唐中期开始向募兵制转型。
  3. 在古代军事研究中,《府兵》是一种重要的兵制形式,对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4. 考古学家在挖掘唐代遗址时发现了一些与府兵相关的文物,这些发现为了解当时的兵役制度提供了宝贵资料。
  5. 历史学者通过分析各种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学证据,对府兵制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上是关于《府兵》的相关解释和造句。希望这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术语!

分词解释

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库。天~。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邸。~第。王~。~上。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尹。~治。~试。首~。4 国家行政机关:政~。官~。5 古同“腑”,脏腑。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