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体的简介:
wén tǐ/tī/bèn
1.文雅有节的体态。 2.指身体。用为敬词。 3.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 4.字体。 5.文娱体育的简称。
1.文雅有节的体态。 2.指身体。用为敬词。 3.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 4.字体。 5.文娱体育的简称。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文章的体裁或风格。【例】他擅长阴柔的抒情文,阳刚的文体未必适合他。
1. 文章的体裁或风格。《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世有浇淳,时移治乱,文体迁变,邪正或殊。」
词语《文体》的详细解释
文体(Tǐwén)是指文章、作品或演讲等所采用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它涉及到语言的选择、结构安排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是文学创作与写作的重要概念之一。
- 定义: 文体指的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选择的语言类型和表现手法,包括叙述、议论、描写等多种不同的样式。
- 分类:
- 记叙文(xùwén): 记录人物或事件的发展过程,侧重于描述事物的经过和结果。
- 议论文(yìwén): 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来表达作者的意见。常用于学术研究和政治理论等方面。
- 说明文(shuōmíng wén): 解释或阐述某个概念、事物的工作原理等,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
- 抒情文(sūqíng wén): 表达作者的情感感受,侧重于情感的抒发和内心的体验。
-
应用文(yìngyòng wén): 包括公文、书信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文体。
-
功能与作用:
- 文体的选择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 不同文体在不同场景下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如记叙文适合讲述故事,而议论文则用于论证观点。
- 理解和掌握各种文体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及语言运用能力。
造句
- 这个报告采用了典型的学术议论文体,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支持其结论的合理性。
- 他在演讲中巧妙地运用了抒情文体,用深情的话语打动了每一位听众的心。
- 这篇文章以记叙文体为主,生动描述了一位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
- 说明文应条理清晰、准确无误,以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复杂概念。
- 应用文体应当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例如:“请于明天上午九点到会议室参加培训。”
通过这些解释与造句,希望您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文体”这一词语及其相关概念。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