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的拼音、解释、组词
教唆犯的简介:
jiào/jiāo suō fàn
故意用自己的言词、行为等指使他人犯罪的人。其特征是在他人没有犯意或虽有犯意而未下决心时激起其犯意或促使其下决心,并预见到自己的教唆行为将引发犯罪结果。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故意用自己的言词、行为等指使他人犯罪的人。其特征是在他人没有犯意或虽有犯意而未下决心时激起其犯意或促使其下决心,并预见到自己的教唆行为将引发犯罪结果。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法律上指对于有责任能力之特定人,于其无犯罪意或犯罪意尚未确定之际,教唆其实行犯罪行为的人。教唆犯依其所教唆之罪处罚之。
《教唆犯》是法律术语,特指故意促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在刑法中,教唆犯与实行犯、帮助犯共同构成犯罪主体的一种类型。
详细解释
- 概念:教唆犯是指为了达到非法目的,通过各种手段促使他人进行犯罪行为的人。
- 特点:
- 教唆行为具有故意性,即教唆者明知其行为会引发他人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 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他人。教唆者必须具体指向某个人来实施犯罪行为。
- 通常情况下,被教唆的人最终没有实施犯罪行为,此时教唆犯仍然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造句
- 小张为了钱,教唆小李去偷窃商店里的货物,这使他成为了教唆犯之一。
- 警方认为李某是此次诈骗案中的重要教唆犯,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 王某长期怂恿他的弟弟参与毒品贩卖活动,最终弟弟被捕后,王某也被认定为教唆犯。
- 由于多次向朋友推荐赌博,李某某被警方以涉嫌教唆犯罪进行传讯。
- 在一起共同抢劫案中,小王不仅自己实施了暴力行为,还主动教唆他人加入,因此他也被归类为教唆犯。
这些例子可以帮助理解“教唆犯”这一法律概念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