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柯的拼音、解释、组词

斧柯的简介:

fǔ kē
1.斧柄。 2.喻指权柄。 3.借称媒人。语本《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4.山名。在广东省高要县﹐以产端砚石著名﹐因借指砚。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斧柄。

2. 比喻政权、权柄。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岂能无斧柯,皇皇行仁义。」

3. 喻指媒人。明.朱鼎《玉镜台记》第四出:「润玉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

词语《斧柯》出自古代神话故事,主要与《列子·汤问》中的“夸父逐日”相关联。在该典故中,“斧柯”是夸父追赶太阳时所用的工具。

详细解释: - 斧柯:在这里特指夸父手中用来砍柴或挥舞的木制手柄,是夸父追逐太阳过程中携带的重要物品。 - 整个故事讲述夸父追赶太阳,口渴难耐,便向黄河、渭水求饮,但水量不足以满足他的需求。最终,在干渴交加之下,夸父倒下,化为一座大山。他手中的手杖(斧柯)也因长时间曝晒而化作桃林。 - 故事寓意:这个故事常常用来形容人死后留下的遗物或后代,或者指代被遗忘的旧物、故友。

造句: 1. 自从爷爷去世后,这把斧柯就成了家里的珍贵文物。 2.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就像夸父手中的斧柯一样,永远铭记那些逝去却不可磨灭的记忆。 3. 他手中的斧柯虽然已无用武之地,但还是被当作传家宝保存了下来。 4. 在爷爷的书房里,那把斧柯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5. 那块土地上的桃林,就是夸父手中斧柯留下的痕迹。

这些句子不仅体现了“斧柯”所承载的意义和故事背景,也展示了它在现代语境中的多样用途。

分词解释

1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子。~头。~钺。~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2 用斧砍:~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藻(雕饰、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