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号的拼音、解释、组词
尊号的简介:
zūn hào/háo
古代帝、后的名号:汉高祖尊号高皇帝。
古代帝、后的名号:汉高祖尊号高皇帝。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尊崇帝、后或其先皇及宗庙等的敬称。《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神皇。」
2. 尊称对方的名号。《西游记》第六二回:「国王请唐僧四众上麒麟殿叙坐。问道:『圣僧尊号?』唐僧合掌道:『贫僧俗家姓陈,法名玄奘。』」
3. 尊称对方的商号。
《尊号》的详细解释
尊号(zūn hào)
-
定义: 尊号是指古代帝王、皇室成员或重要人物死后所追赠的一种带有褒扬性质的称号。这种称号体现了对死者品德、功绩的认可和敬仰。
-
起源: 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当时即有为先王、诸侯等人物封谥的习惯,到了秦汉以后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并在后续的历史中持续发展和完善。
-
特征:
- 通常包含赞美之意。
- 涉及对象广泛,包括皇帝本人或去世的皇后、妃嫔以及重要的官员、文人等。
-
在追封时会结合该人物生前的事迹与贡献进行考量。
-
用途: 一般用作祭祀、纪念,同时也是历史文献记载中对某一人物尊称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古代中国社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
示例: 如唐朝的“贞观”、“开元”,宋朝的“文忠”等都是著名的尊号。
造句
- 唐太宗李世民因治国有方,被后人赠予了“贞观”的尊号。
- 在古代中国,帝王们去世后常常会获得一个带有美好寓意的尊号以示纪念。
- 西汉名将霍去病英勇善战,为国捐躯,在他身后便追加了“景桓侯”这样的尊号。
- 为了表彰他对国家做出的重大贡献,康熙帝生前就被尊称为“圣祖”。
- 文学作品中往往也会用到这类尊号以提升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的“卧龙”诸葛亮。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