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训的拼音、解释、组词

音训的简介:

yīn xùn
1.对古籍中的字词注音释义。 2.训诂学术语。与"形训"相对,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又称"声训"。有音同的,如《释名.释衣服》:"衣﹐依也。"有双声的,如《说文.岂部》:"恺,康也。"有叠韵的,如《说文.人部》:"侨,高也。"汉刘熙《释名》是音训专着。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注音、解义。《北史.卷四二.列传.刘芳》:「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辩析无疑。」《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列传上.曹宪》:「太宗又尝读书有难字,字书所阙者,录以问宪,宪皆为之音训及引证明白,太宗甚奇之。」

2. 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某字的字义。如:「天,颠也。」、「水,准也。」也称为「声训」。

《音训》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注释和解释字词发音及意义的一种方法。其中,“音”指字词的读音,而“训”则是对字义进行解释说明的过程。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声音(语音)来理解和记忆文字的意义。

详细解释

  • :指的是汉字的具体读音。
  • :是对于这个字或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含义进行注解和说明,有时候也包括成语、典故的引用及其意义的阐述。

这种方法在古代文献中非常常见,尤其是注释类书籍,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词汇。《音训》可以用于解释单个汉字的意义与读音,也可以用于长句或段落的解释说明,以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造句

  1. 古籍研究者在翻译《道德经》时,采用了《音训》的方法来确保每个词汇的意思和发音都准确无误。
  2. 学习古文之前,最好先掌握一些基础的《音训》,这样能更轻松地理解原文内容。
  3. 《说文解字》这本书就是利用了《音训》的方式来解析汉字及其意义、用法。
  4. 在进行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时,研究者往往会采用《音训》来补充注释,使得解读更加深入全面。
  5. 对于非专业读者而言,《音训》的使用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古籍中的复杂词汇与典故。

分词解释

yīn

1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乐(yuè)。~律。~色。~量。~区。~韵。~像。~容(声音、容貌)。弦外之~。2 信息,消息:~信。佳~。~讯。

xùn

1 教导,教诲:~诫。~蒙(教育儿童)。~迪(教诲开导)。教(jiào )~。培~。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家~。3 典式,法则:不足为~。4 解释词的意义:~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故”、“诂~”、“故~”)。~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