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的拼音、解释、组词
金缕玉衣的简介:
jīn lǚ yù yī/yì
汉代帝王、贵族死后的葬服。1968年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中,出土了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各由二千多块精致的玉片用金丝编成。反映了汉代高超的工艺水平。
汉代帝王、贵族死后的葬服。1968年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中,出土了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各由二千多块精致的玉片用金丝编成。反映了汉代高超的工艺水平。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用金丝编缀玉片而成的衣服。是汉代用来作为皇帝和贵族死后的殓服。【例】这次的展览,除展出兵马俑外并有从汉代古墓掘出的金缕玉衣。
1. 古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用的葬服。整件衣服以玉片和金丝、银丝或铜丝编结而成。
《金缕玉衣》,又称“玉匣”、“玉具衣”,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高级丧葬用品,属于一种特殊的礼俗。它是在汉代流行的一种殓服,通常用于高等级贵族或皇室成员的葬仪。玉衣以玉片为材料,按照人体形状制作而成,并用金丝(有时也使用银丝或铜丝)将玉片缝合在一起,形成衣物,能够完整地覆盖住尸体。
详细解释:
- 材质:主体部分由大量玉片组成,这些玉片多选用质地细腻、颜色洁白的和田玉。
- 制作工艺:以金线(有时使用银线或铜线)将玉片缝合,形成衣物。这种工艺要求极高,需要细致的手工技艺。
- 功能作用:不仅体现了死者生前的地位与财富,也表达了古代人们对来世的一种美好愿望和超自然信仰。
造句:
- 博物馆展出的金缕玉衣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让人不禁想象两千多年前贵族葬仪的庄严肃穆。
-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有一件珍贵的文物——汉代的金缕玉衣,它见证了古代高规格丧葬礼仪的发展。
- 考古学家在一座汉墓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金缕玉衣,为研究当时的社会习俗提供了重要线索。
- 电视剧《大秦帝国》里的场景重现了贵族在身后被穿上金缕玉衣的仪式,彰显了那个时代对死后的尊重和向往。
- 古代流传下来的关于金缕玉衣的文字记载很少见,但这种文物的存在足以证明古代工艺技术之高超以及丧葬习俗的独特性。
分词解释
金
jīn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现~。基~。挥~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鱼。~乌(太阳)。~龟。~丝猴。8 中国朝代名:~代。9 姓。
缕
lǚ
1 线:千丝万~。不绝如~。2 泛指线状物。
玉
yù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3 姓。
衣
yī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