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鼎象物的拼音、解释、组词

铸鼎象物的简介:

zhù dǐng xiàng wù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原指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并铸上各种牲口的图像。旧时用此称颂君王有德。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夏禹曾经收九州之金,铸成上有百物之图形的九个鼎。见左传˙宣公三年。用以比喻君王有德。

1. 夏禹曾经收九州之金,铸成上有百物之图形的九个鼎。见《左传.宣公三年》。用以比喻君王有德。

《铸鼎象物》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文献,主要是描述古代制作铜鼎时,将天上的星宿、地上的山川和人间的事物都形象地刻画在铜鼎上的工艺。这里的“鼎”指的是古代用来烹煮食物的一种大型青铜器具;“象物”则是指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进行雕刻或描绘。

该成语不仅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古人对天地、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态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它常被用来形容技艺精湛或者详尽地描述事物的能力。

以下是五个使用“铸鼎象物”成语造句的例子:

  1. 史官撰写历史著作时力求精准,仿佛是在铸鼎象物般将每个历史事件刻画得淋漓尽致。
  2. 他以匠人精神雕琢每一幅作品,每一个细节都如同铸鼎象物般精益求精。
  3. 这位艺术家在绘画中追求逼真的效果,每一笔都力求传神,简直就像古代工匠铸鼎象物一样细致入微。
  4. 在这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摄制组倾尽全力还原了历史场景,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现代版的“铸鼎象物”。
  5. 为了更生动地呈现故事背景,编剧反复研究古籍文献,力求将古代生活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就像在铸鼎时一样精细刻画每个细节。

分词解释

zhù

1 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铁。~造。~件。熔~。~币。

dǐng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2 锅:~罐。~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5 大:~族。~臣。~力支持。6 正当,正在:~盛(shèng )。

xiàng

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牙。~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形~。景~。气~。现~。想~。~征。万~更新。~声。~形。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