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禽走兽的拼音、解释、组词

飞禽走兽的简介:

fēi qín zǒu shòu
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泛指鸟类和兽类。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林树丰茂,飞禽走兽,无木蓄之。

1. 空中飞的鸟类,地上爬走的兽类。泛指各种动物。【例】动物园里畜养著各种珍奇的飞禽走兽。

1. 泛指鸟类和兽类。《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林树丰茂,飞禽走兽,无木蓄之。」

飞禽走兽》一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界动物的一种概括性描述,通常用来泛指飞行的鸟类和在地上奔跑或行走的哺乳类动物。这个词组不仅包含字面意义上所指的具体生物种类,还常常被用于象征意义、文学表达以及传统习俗之中。

详细解释

  • 飞禽:指的是能够飞行的鸟类,如鹰、鸽子、鹤等。
  • 走兽:则特指那些在地上行走或奔跑的哺乳动物,如老虎、兔子、狼等。值得注意的是,“走兽”并不包括所有四足动物,它通常不涵盖水生生物或者爬行类。

造句

  1. “在自然保护区中,飞禽走兽的数量和种类正逐渐增多。”这句话用来描述一个积极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效。
  2. “古代中国的画作经常描绘飞禽走兽,展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用以赞美古代中国艺术中的生态之美。
  3. “他是个猎人,擅长捕捉各种飞禽走兽。”这里指代的是一个职业或者身份特点。
  4. “这部纪录片详细记录了飞禽走兽的生存状态和习性。”描述了一部关于动物生活的电视节目或电影的内容。
  5. “在传统中医中,飞禽走兽的一些部分被用作药材来治疗疾病。”这句话介绍了传统医学对野生动物使用的知识。

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飞禽走兽”这个词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和含义。

分词解释

fēi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4 极,特别地:刀子~快。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qín

1 鸟、兽的总称:五~戏。2 特指鸟类:家~。飞~走兽。3 古通“擒”:“不~二毛。”4 姓。

zǒu

1 行:~路。~步。2 往来:~亲戚。3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4 往来运送:~信。~私。5 离去:~开。刚~。出~。6 经过:~账。~内线。~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8 失去原样:~形。~样。9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10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shòu

1 哺乳动物的总称,一般指有四条腿、全身生毛的哺乳动物:~类。野~。鸟~。禽~。~医。2 喻野蛮,下流:~欲。~行。人面~心。